每当面对餐桌,面对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看到儿子津津有味的吃饭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
我出生在偏僻的大山里,兄弟姊妹4个,我最小。自小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忙碌碌,勤勤恳恳料理着家里、家外的一切。在那个年代,虽然父母都很勤劳,但生活条件总是不好。父亲是位教师,我从小在父亲的身边长大,在我们那一隅小山沟里,好几个村子合起来才有一所学校,我五岁时就在父亲所在的学校上学了,开始算是学前班吧,七岁时上小学。想想父亲当时是很辛苦的,总是起早贪黑,早上五、六点就领着我走过几个村子的乡村小道去学校,遇到雨天还得背我。在学校里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午回到家又开始忙庄稼地里的农活。
在家里,父亲不论是插秧割麦、挖田犁地都是能手。我们家人多地也多,所以时常从下午干活要到傍晚,有月光时还会到深夜,周末在地里一泡就是一天。蓝色的的卡中山装常常被日晒、汗沁、露沐的发白。那时喜欢跟在父亲后头就象他的小尾巴,他一边干活一边教我学了不少东西,就说古诗吧,春天万物复苏、细雨蒙蒙时要给田里追加营养---施肥,父亲边给田里撒化肥边教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割麦时边拾麦穗边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收豆时教我:“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着实物实景启发我边理解边记忆,这样不论是识字还是诗词,父亲在田间地头教会了我不少。在学校,父亲更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每年都会拿到先进工作者等不同的奖励。父亲不光代数学,还代体育。不管是什么课他都一丝不苟,严肃而不乏和蔼。一次我们学前班在操场的一角上游戏课,父亲刚好给一个班级上体育,从整队、叫队、到热身运动,口哨在他嘴里吹的铿锵有力,学生们也做的认认真真,接着是教跳高,他一次次讲方法、要领、做示范,看他矫健的身体跳跃在标杆上,轻盈地如同燕子在飞翔。欣赏着父亲的英姿,心里自豪的想长大后也要象父亲一样做个教师。
那时的我很调皮,也不懂事。每天早晚和父亲都在家里吃饭,中午在学校食堂买一顿。父亲因家里负担重,每次只买四两饭,总是先让我吃,推说自己忙,不是出去转一圈,就是改学生作业,等我一气吃饱了,剩下的他才吃,大多数只吃家里带的窝窝头或红薯。现在想起来心里惭愧,很对不起父亲。我的学习一直很好,父亲除了平时启发和开导我怎样学习外,从不给我额外增加课外负担。对待学生也好,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很关注他们。每到农忙时为了不让家远的学生上课迟到,把自己唯一的红旗牌加重自行车给学生骑,自己却走路。在初三那年刚好沾父亲的光,农转非,由农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当年上了技校,三年毕业后进工厂当了工人。现在生活在城里,住着宽敞明亮的居民小区,看到儿子在桌前大口大口地吃美味,眼前浮现出父亲啃窝窝头的情景,心里想着父亲的点点滴滴,深深地感受到父亲那看似平凡而琐碎的点滴中却蕴含着无私的舔犊之情,这种给予和付出不正是父亲那颗伟岸而厚重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