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教育硕士的同学一起讨论教育评价的问题。
其中一位同学举了一个小学考试中的典型例子。
试题是:冰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
在这个问题面前,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会写出一大堆丰富多彩、充满诗意的答案。
但是老师阅卷只依据标准答案来判定,这个标准答案是:水。
标准答案是科学的答案,科学的答案是客观的答案,客观的答案又是理性的、充满了功利性的答案。因此,它是要把答题者的个性意识、情感审美等等主观的东西排除在外的,标准答案以外的其它答案是不能够算对的。即使有阅卷老师认同学生的答案(恐怕也仅仅是从情感上认同),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了训练学生的“标准化思维”学生的答案再有创意,再怎么精彩,也不能逃脱被打“x”的命运。
其中有一个孩子答道:春天。
可以想象,在这个“春天”的背后,有着一颗怎样纯真的童心啊!那应该是一颗敏感多思的心灵,一颗博大丰富的心灵,一颗崇拜自然的心灵,一颗未被尘世污染的心灵!
在那颗纯真的心灵里面,早就装满了一个美丽的春天。这个可爱的孩子,他在等着冰雪融化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小河里划船;他在等着冰雪融化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到田野上去放风筝;他在等着冰雪融化了,和脸蛋温热的小石子、笑意盈盈的小花朵、辛勤忙碌的小蚂蚁、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唱着赞美诗的小麻雀,一起快乐而幸福地拥抱春天。
可是,这个可爱的孩子,这个聪明的孩子,他对春天的美好憧憬同样遭遇了被标准答案“革命”的不幸。
可爱的孩子,也许他拿着试卷会感到非常纳闷、无法理解,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答案和别的孩子的答案不一样而感到自卑。
聪明的孩子,也许他从此以后会变得乖巧。于是,在他的眼睛里,冰雪就是水的固体状态的存在形式,银河就是一些星球的集合体,黄河之水就是巴颜喀拉山的冰雪融化后的产物。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再也不会出现“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诗篇,在他的脑海里,再也不可能有一个绚丽多姿、妙不可言的“思”的世界。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没有谁会同情这个孩子的遭际,没有谁会同情春天被“革命”的命运。
不是吗?水不清了,天不蓝了,本该美丽的春天一到季节就沙尘飞扬、暗无天日;草原退化了,物种在锐减着,本该多姿的世界步入现代化进程后怪病迭出,人类命运堪忧。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嫌大地母亲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太少太少,还是在疯狂地、无节制地攫取着大地的宝藏,直到那个地方彻底地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变成了一块难看的疮疤,被弃作无用的荒地。
我们身外的一切,都是被我们看作了可资利用的“物”而被加以关注和认识的。
天是什么?天是太空,是星球与大气的集合体,是人类未来争霸的场所。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