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时间能上船?”
“先安排团队,轮到补票的,有了空位才让上,恐怕迟些,上肯定没问题,时间吗——十点左右吧。”
在码头得等两个来小时,耽误时间不说,我们四人,要是拆散了就麻烦了。想到这里,我问他:“有没有别的办法,早些上船?”
“可以坐竹排游漓江。”
“这里有竹排吗?”
“这个吗——”他朝四周看了看“喏——这事问他吧。”指了指一位穿制服的年青人,正坐在岸边花坛沿上。
我道了谢,走到那人跟前:“你好!我想坐竹排游漓江,有吗?”
“有啊,你们几个人?”
“四位。”我关心的是时间“需要多少时间?”
“三个半小时左右,每人二百元。”他看了看手表“现在能决定吗?迟了,就来不及了。”
我知道坐游轮一日游每人四百元,需要四个钟头,这价差不离,爽快地说:“决定了,其他三人就在大厅门口,马上就到。”我看了看江面,不见竹排的影子,有些不放心“竹排呢?”
“这你放心,我送你们过去。”
我绕原路来到候船大厅找到她们,发现大厅门已畅开,问工作人员:“请问,我们可以从大门到码头吗?”
得到许可,我们穿过大厅径直来到岸边,一辆小面包车停在岸边,那年青人招手让我们快上车。上了车,几分钟后,在下游岸边停着竹排。一竹排靠岸,一位姑娘手提着两条金灿灿的漓江大鲤鱼,张口甩尾。我想:这两条野生漓江大鲤鱼值大价钱了,谁知道我们有没有口福吃到野生漓江大鲤鱼?
到了水边,母亲担心地说:“坐这个?”
原来我也担心老母亲坐竹排有危险,到了跟前才发现所谓的竹排和我雁荡山的竹排不一样,是塑料管,形似而已,直径二十多公分,八根排列一起,两边铁管护栏,中间三排木椅,限坐四人,竹排前头翘起,排尾有一小发电机,带着两米来长的铁杆,尾部是螺旋桨。
船工稳住竹排,我们小心翼翼上了竹排,比想象的稳当。启航前,那年青人在排尾和船工做了交代,交给他一些钱,下竹排时对我说:“都安排好了,到了那边码头,有观光车接你们。”
“要不要钱呀?”我怕上了贼船挨宰,实在不行,回头是岸。
“放心吧,免费接送。”他上开着面包车走了。
我来桂林已经两次,第一次遇洪水,坐快艇游漓江,暴雨中,躲在遮雨布的缝隙里窥视漓江,浑黄的水,雨遮两岸第二次坐游轮游漓江,隔玻璃窗看漓江,朦胧而缺乏亲近感这次坐竹排漂流漓江,亲近山水,何等惬意!清澈江水,激起浪花,清风扑面而来,湿漉漉、清凉凉,舒服极了。一江景色,两岸风光,山清水秀,如诗如画,每到一处景点,船工抬起螺旋桨,减速慢行,用桂林普通话讲解:九牛戏水、望夫石、冠岩、土匪洞前一桶悬空、仙人推磨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清?诗人袁枚
沿江漂流,天公作美,时晴时雨,雨时,山色空朦,两岸似泼墨巨画,一幅幅水墨丹青;雨霁,水光潋滟,水天一碧,岚飞山动,云绕翠峦。徐悲鸿的烟雨漓江画得虽美,岂能画出漓江神韵?
山形栩栩如生,老母亲兴致勃勃,想象能力让我折服,能说出一些景点来。
竹排到了杨堤,放眼看去,只见一座峭壁拦江矗起,上面五颜六色,中间有块长十余丈,宽八九尺的金色石壁,像一条鲤鱼挂在峭壁上,有头有尾,有鳞有鳃,惟妙惟肖。
我们异口同声:“这太像一条鲤鱼了!”
“有眼力,这景就叫鲤鱼挂壁。”船工停下竹排,介绍说“相传,杨堤一带是鱼窝,一年春天,百年不遇洪水过后仍巨浪涛天,再也打不到鱼了。渔夫石锐在浪石滩发现了鱼精,网罩怪物,被带入江中,撞礁沉江。他妻受惊染病,医生说鳜鱼蒸白参,吃了便好。她儿江崽去捉鱼,见怪物追鳜鱼,鳜鱼蹿跳进岸边水洼。江崽捉回鳜鱼给母看,鱼抬头流泪。母亲不忍放生,鳜鱼回潭中,浮头说:“小哥哥,谢谢救命。那妖精是王母瑶池里金丝鲤鱼,投偷下凡在此。龙头山盘龙洞有支神箭,可射死鲤鱼精。”他取神箭,等鲤鱼精闯滩背脊露出,开弓射箭,连鱼带箭,挂在了峭壁上头。”
到了鸡笼山已是中午,竹排靠埠,拾阶而上,船工推荐鸡笼山饭店,小店掩隐在坡上绿树中,一块平地,几张方桌,居高临江,品漓江茶,饮漓江酒,尝漓江鱼,观漓江景,别具风韵。
我想起那两条鲜活的漓江鲤鱼,问老板:“有漓江鱼吗?”
“有啊,就在厨房后面盆里养着哪,活的。”他看了看白发苍苍的老人“那鱼没刺,最适合老人吃。”
我到了厨房后面看见一木盆里有几条游动的鱼,问厨师:“怎么没有漓江鲤鱼?”有些失望,转身要走。
“鲤鱼到处有,而且多刺,这鱼好啊!漓江特产,就一根刺,这鱼一般是生活在江边峭壁下的岩洞里,渔家需要提前去下网,味道好!”我上前仔细瞧了瞧,鱼长一尺,头扁长须,像鲶鱼,尾巴像鲤鱼,无鳞,背鳍、脂鳍及尾鳍灰黑色,有褐色小斑点。
“这是什么鱼呀?没见过。”
“漓江剑骨鱼,清蒸最好。”
我挑了其中一条最活最大的鱼,称重二斤二两,看厨师击头剖肚,解刀入盘。又点了煎土鸭蛋、笋炒腊肉、山水豆腐青菜汤和一瓶漓江啤酒。菜上桌了,剑骨鱼肉滑、嫩、鲜,其味似河鳗,但胜过它,肉质肥嫩,口感极佳。平常我、母亲、妹妹不爱吃河鱼,这次吃得津津有味。我妻爱吃河鱼,连汤带末全包了,就剩骨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
此话不虚,阳朔漓江段杨堤到兴隆一带风光最美,有童子拜观音、神笔峰、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黄布倒挂、美女峰江是流动的画,水是泼墨的笔,倒影荡漾,水流景动,青山翠,江水绿,那莹莹绿钻进眼里、染进心底。江水清澈,沙石洁净、游鱼清晰可见。五峰连,三山环,临江峭壁,青绿黄白,众彩纷呈,浓淡相宜,斑驳有致,如一幅巨大画屏,画里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悠然觅食,或扬蹄奋飞,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船工指渡口不远崖壁上的“清漓石壁图”石刻大榜书说:“这里民谣:‘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中状元’”
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对画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六年间五次来游画山,在清漓石壁图歌中写道: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三十年间我三次面对崖壁,伫立船头,凡人拙眼,只认出三匹骏马。
九马画山,堪称一绝,当年周恩来总理能看出九匹马。母亲老眼昏花,竟然看出九匹马,奇哉!
五
9月19日,从桂林坐飞机,中午抵达杭州萧山机场,我侄孙女沈丹驱车来接,机场就在南阳镇地界,顺路到祖籍老家看看亲人。没想到,政府大面积拆迁,祖宗留下的三间瓦房和半亩池塘已经荡然无存,就连堂兄几家楼房小园也夷为平地,拿到拆迁赔偿款,他们都成了百万富翁,但每人70平方米的安置房画在图纸上,挂在墙上,入住仍需时日。
农户失地,是喜是悲?村民上楼,是乐是忧?其功过,谁与评说?!
翌日,我们坐下午三点半动车回家,有半天时间可以游览绍兴古城。早晨,沈丹开车送我们到沈园——怀念诗人的纪念地、爱情主题公园游玩。
绍兴府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池台”指沈园,颇具宋代园林特色,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谁知此沈家和我沈家有何渊缘?也许五百年前是一家。本家的园林是一定要看的,何况,公元1151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和唐琬邂逅于沈园,留下千古绝唱钗头凤词提于壁间,园由此盛名。
我们慕名而来,进入园内,满眼江南景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风摆荷叶。古建筑含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错落有致。园有十景:断云情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之鸣、碧荷映、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让人迷恋。
母亲一生酷爱越剧,年青时痴迷到场场到本本看,如“钗头凤”、“红楼梦”、“碧玉簪”、“孟丽君”、“孔雀东南飞”、“梁山伯祝英台”等,剧中情节、人物,记得滚瓜烂熟。她不晓得沈园渊源,提起越剧“钗头凤”如数家珍,说起戏文来了:“陆游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陆母偏信算命先生所言,认为儿媳是无儿无女的孤鸾命,强令陆游与唐婉离婚”
我们来到一段粉墙前,千古绝唱钗头凤词,令后人为之唏嘘,历历在目: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相邻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词,让人落泪: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当年,陆游万般无奈,感慨怅然,题“离索”之痛;唐婉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郁郁而终!次刻,仍让人体会得到凄凉与怅惘;如今,只剩两阙瘦词在寂寥的墙壁上,作为执著爱情的寄托,一位是红袖添香的佳人,一位是叱咤风云的诗客,却劳燕分飞。到此一游,除欣赏古典园林外,更多的是去感受人世间的美好爱情和揪心裂肺的悲剧。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世间万事消磨殆尽,思念却历久弥新,忏悔之心,恨意切切,错过一时,追悔一生!
繁花如锦,幽梦匆匆!人去词在,可悲可叹!
历时九天,跨四省,游七地:香港、澳门、珠海、深圳、桂林、萧山、绍兴。
旅途之中,台风所扰,几乎天天有阵雨,雨来了,老人合掌祈祷:“观世音菩萨,让雨停停吧——”雨落而歇,我们不在室内就在车、船、飞机上;雨霁而行,我们在雨隙中旅游,乃菩萨护佑!十五号台风来临前,平安抵家,也许是巧遇,我们运气好。
老母亲的游兴之足,体能之健,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对旅途危伏的担心早已烟消云散。老人健康长寿是儿女福气,此行圆满,平安归来,有幸伴随白发苍苍老母自由自在、平平安安旅游一番,得尝夙愿;了儿女孝心,终身无憾矣!
我想:自己能否有她那样长寿?
即使长寿,能否有她那样健康?
即使健康,能否有儿孙相伴而髦耋之游??
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