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长他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只要有志气,发挥自己的所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常言“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就是说,一般人的智慧是不可轻觑的,很多所谓的小人,智力其实胜过一般的所谓智者。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的开国皇帝石勒,是羯族人,幼时家贫,没有文化。但他知道,要成大业,不能有勇而无谋。因此,他特别喜欢史学。力求从历代帝王的兴衰中学到治国的知识,汲取经验教训。因自己不识字,就定时让儒生念给他听,并在听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当听到郦食其(秦汉之际的谋士)劝汉高祖刘邦册立六国诸侯的后裔时,石勒吃惊地说:“这可是个坏主意。如果是这样,他怎么会得了天下呢?”等听到谋士张良及时谏止后,又高兴的说“得亏张良了。”你看,石勒虽没文化,但他能本能地认识到,立六国的后裔不利于国家的统一,这智慧就很不一般。可见,一个人的智慧和他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完全是统一的。智慧并不单单存在于有文化的人之中。
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消息。说有一个蹬三轮车的车夫,居然能熟背一部新华字典。只要你一提哪个字,他立时便能答出在字典的某页某行,半点不差。连字的解释、读音,等等,都能回答得一清二楚。这哪是一般的头脑?简直就是计算机。记得温总理曾提到,说有一个外宾看到总理博闻强记,就曾夸他的脑袋是computer (计算机)。总理有计算机似的记忆能力,为国家尽心尽力,当然是好事。可是,一个三轮车夫的计算机脑袋又能有什么用呢?
我想,既然有如此超强的记忆力,难道就不能想想如何发挥这惊人记忆力的作用吗?这要是用到正地方,大钱轻松就可以挣到,还用得着辛辛苦苦蹬三轮车吗?
不过,问题可能并不那么简单。
苏轼曾说:“非才之难,所以用才实难。”就是说,具备一种才能并不是件什么大的难事,而如何去运用这种才能,使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却是件难事。“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尽管小人可能有超过君子的智力,但他们的智力用不到正地方,他把智力用在偷盗上,所以只能做个小人。
凡人都有所长。如果都能把其所长发挥出来,说不定都是伟人。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废物,所谓的废物,其实都是用在不当地方的宝物。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成功者不过是把自己的才能用到了正确的地方罢了。失败者,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把他们所具有的才能发挥出来,仅此而已。
人们也常说,仆人最看不起他的主人,即使这主人是个伟人,也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人都是普通人,都具有常人所具有的优缺点和七情六欲。伟人之所以成了伟人,不过是他某方面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罢了。也就是说,他在某一方面是伟人,在其他方面可能全是矮子。而仆人往往看不到主人的伟大之处,所能看到的却是主人的不足和缺点。所以,他们就看不起主人。
人无完人,凡人都是有缺点的。平常在媒体上所看到的英雄人物,往往是个完人的形象,其实,这全是谎言,是美化。谁都不是神仙,把人塑造成完人,完全是误导。当人们听到某伟人、某科学家等等的事迹的时候,会肃然起敬。因为向人传达的正是他伟大的一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生活细节没有提及。而当在实际生活中接触他们的时候,一个正负面参半的真实的人站在人面前,你就可能会有一种“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原因就在于,他也是常人。科学家也并不是每一个细胞都是科学家。
三国时,吴蜀要结为唇齿,蜀国派了一辩士邓芝出使吴国,大显身手;吴国苦没人可派,张温毛遂自荐,表示要去。孙权担心他见诸葛亮,不能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张温就说:“孔明也是个人,我怕他什么!”结果,张温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外交重任。是的,诸葛亮不过就是足智多谋罢了,其实,他也是人。
人是变化来的,变到今天,人们的智力,体能都是差不多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超乎常人的超人。当然,人存在差异。但也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即使有人说爱因斯坦的大脑比一般人的要大,也不过是一般的差异罢了,并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项羽当年看到秦始皇出行时那赫赫的阵势,曾感叹:“将相宁有种乎?”正确的回答是:没有!秦失其鹿,夺得天下者都可以如此。所以我们说,人各有所长,如果都能扬长避短,就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