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世国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罪,太受罪了!透析,如果她等个半年一年,连医生都没有把握,我妈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换肾是唯一的出路,那在肾源上来讲呢,我说要等是很麻烦的,我想不如我把我的肾给妈。”

    “我在心里想着说妈你要坚持住,你只要给我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我一定要救你,我一定把你救活,让你多活几年”

    我想,此时此刻再美好的语言文字与田世国的上述话语比起来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爱,这就是人间什么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母爱、亲情与血缘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这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味到这诗句的深刻内涵。然而,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参悟得透?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心去体会这人世间博大深沉的父母之爱?

    我们不禁又想问,一个家庭内部的举动为什么会引起社会上如此强烈的反应?个人的行为之中到底蕴藏着怎样丰富的社会的内涵?田世国能让中国感动的到底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感动?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放在每个关注当今人文环境的思考者面前是很容易解读出来的。

    由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不禁使笔者联想起去年下半年的两则报道——

    2004年9月20日,上海复旦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陈平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其实在题目布置下去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结果可能不会太令人满意,但是没有想到事实比我想象得更要糟糕”陈平老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布置这个作业的前前后后:“两个班共有104个学生,完成作业的,也就是说亲手给父母洗了脚的只有24人,然而这24人中通过给父母洗脚有所收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5人”

    2004年(10月6日成都晚报)成都市律师李宗发向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议,希望为孝立法,让子女尽亲情孝敬、奉养义务,要求国家、社会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无独有偶,江苏一个人大代表也疾呼要求惩治不孝顺父母者。

    既然“孝道”这个词离现在的孩子们如此遥远,既然晚辈对长辈的孝道已经迷失到需要“立法”的田地,我们便不能不为田世国的义举而震撼,而感动;既然我们已经无法考评对朋友、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与道义在年轻一代身上究竟还保存着多少,那么我们便不能不为田世国的义举而感叹,再感叹!

    依我说,年轻的一代对“孝道”的漠视固然令人震惊,那么,杨秀珠这类层出不穷的巨贪以及近期东北某银行亿万巨款不翼而飞的触目案件,难道不是导致年轻的一代人格扭曲、追求与理想错位迷失的“楷模”么?利欲熏心、权钱交易,腐败堕落已经到达无以复加令人发指的社会黑流,难道不是对田世国精神的亵渎么?

    田世国,谢谢你!

    壮哉,田世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