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进大学时我便明确了在大学期间的三大物质追求:mp3、手机、电脑。
我是贫农出身,其实。
而今已有两个mp3:一个在床上听时夜间压坏了,退化成u盘,一个掉在地上被踩了一脚,显示屏破了个洞;已丢失了两部手机:一部落在运动场上忘拿了,一个在江汉路上被扒了,奇怪的是,在它俩丢失之前,我内心里已起了些变化:觉得第一部手机“ok”键不灵,觉得第二部手机反应太慢;已有一台式电脑,上面的灰尘很久没擦了。
当初为了买这些东西,我拼命地做兼职,还节衣缩食。
我搞不清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心理。曾经苦苦追求的东西,到手之后,却没有给予它们我预想中的关爱。或者说,对于它们的关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递减。
所以它们死的死,伤的伤。
也记得在考大学之前,我一直埋头苦学,期待有一天能抬头。填志愿时我抱着这样一种信念:非医学不读;只要让我学医,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我智商偏低,我觉得。
而今我来同济了,广大有志于学医的高中生向往的地方。可我是怎么学的呢?背单词太苦,做实验太累,生理生化整得我身心疲惫。算了,只要考试不挂科我就高呼一声:“万岁!”
当初为了挤过独木桥,我也是十年如一日啊!
我搞不清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心理。曾经朝也思暮也想的地方,来了之后,就改变了航向。
所以每学期奋战在抗挂科第一线上。
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稳重了,其实也只不过还是个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按理说,生物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是不断在进化才对呀,我怎么就退化了呢?这叫我怎能不责备自己!
尤其是与女友闹别扭时,我的自责心理更重了。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曾在心里默默地说:以后一定要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呵护!
想来,第二部手机是近几天才丢的,我心疼未已。真如后来里所唱:“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唉,我的手机啊,人海之中我难与你再相见了。
我唯有保护好残存的mp3,多擦擦尘灰满面的电脑,弥补学习上的空白。
还有她。
这是我自己的故事。
还有个经典的故事不管大家听说过没有我都觉得值得再说出来大家伙儿一起听听。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他女儿欢欢喜喜出嫁那天送她一木盒,嘱她在新的家庭中若受委屈就打开看看。女儿小心藏起木盒,过起她甜蜜的家庭生活。和很多家庭一样,女儿在和她丈夫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二人之间不再亲密无间了,裂隙越来越大,彼此间的不满日益凸现,昔日的相敬如宾成了今日的唇枪舌剑。女儿感觉和丈夫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悲痛之际,想起父亲的木盒,打开看到一张纸条,上书:“选择之前选择你所爱的,选择之后爱你所选择的”女儿若有所悟,将这张纸条拿去与丈夫共勉,小两口的日子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幸福美满。
再提这个故事,让我想起美国资深心理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话:人生有两项主要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具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
这与我国诗圣杜甫所言:“万事念中皆绝好,一朝到手就平常”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想象一下故事中的女儿和她丈夫最开始是怎样“数数然”地追逐二人世界的幸福,这期间他们的眼光是独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亮点;这期间他们的胸怀也是宽广的,能包容对方的种种暗点。
如果在进入到围城之后,一如既往地这么做,二人世界,自然会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和谐,何来“日子过不下去”之感?
还好,女主人公“有所悟”了!
说这么多,简言之就想对读者说四个字儿:爱你所有。
在此插一言,文献中有不少赞誉忠臣的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柬,世人知邹忌之忠,少管齐王之明。倘若邹忌伺一昏君,有柬不纳反降其罪,邹忌能奈他何?
读者在上,尊若明君;笔者竭诚进柬:
爱你所有,还请圣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