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证书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早上班,出院子后,发现院子外面的围墙上喷满了“本地办证13xx”字样的广告,也不知是昨天或前天晚上喷上去的。这次喷涂的广告较之过去凭手工随意喷写的方式不同,有了一定的“进步”显然是制作成印版或模板,通过印刷或模板喷涂的,字迹更加清晰、规范。几十米的围墙上,至少喷的有几十幅,且电话号码有好几个。那广告在刚刚粉刷过的围墙上,显得特别的刺眼。这种新涂的广告,不仅仅在我们家属院围墙上有,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门前房后,电杆石阶上,只要能喷字的地方都喷满了。用“铺天盖地”来形容这种喷涂的“办证”广告,一点儿也不过分。这种公然的违法犯罪行径,可以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了,连公安局、工商局、城管执法大队的门口都毫无例外的喷满了。这种违法野广告,几年前都出现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打击治理,不仅没有收敛,现在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不知道其它城市是不是也有这样疯狂的举动,在我们这个城市,这种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好端端的名牌匾额,崭新的大理石墙面,刚更换的商场橱窗,无一不留下这些办证广告的魔影。由于这些办证广告是油漆喷涂,十分的难以清洗消除,简直就成了这座城市的耻辱标记。

    看到有这么多违法的办证广告,气愤之余,也不得不令人思考:我们的执法部门对这种公然向他们叫板的行为一点办法都没有吗?这些办证的人又何以敢于这样疯狂?我想,这些人之所以感于向法律挑战,无外乎一是犯罪成本低,二是预期收益高。

    说它犯罪成本低,是这些人到处喷广告,既不需要工商部门批准,也不需要城建部门审批,更不需要广告部门制作。即便被抓住了,大不了罚点儿款了事。没听说办假证坐牢,更没有听说被杀头的。说它预期收益高,这恐怕才是办假证者敢于铤而走险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时描述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尽管有文章指出这段话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话,但这丝毫不影响上述论断的客观、公正、科学和精辟。)要是没有300%以上的利润,那些办证者敢于那样疯狂吗?而办假证者的利润恐怕绝不止300%吧?既有那样高的利润可以追逐,又没有“绞首的危险”所以办假证者才敢如此疯狂而大胆。

    这又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是谁支撑了这样一个疯狂的产业?假如没有强烈的证书市场需求,哪来的疯狂办证?

    现在无论是求职应聘、申报职称、职务提升,还是旅行打工,几乎没有哪一项不要这证那证的。前两天还看到一篇报道,说某个城市郊区村,对暂住人口进行清理,有几十人因没有暂住证而被非法扣押。仅一个并不具有法律规定要求的证书,就可以肆意伤害人,为了减少伤害,办个假证恐怕就是最佳选择。现在深受证书之害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现在不管哪个地方,哪个单位,哪个部门,不敢说不要这证那证的。上岗要有上岗证,失业要有失业证,短期住宿得有暂住证,求职、升职、职称评聘更是证书的重灾区。即使那些根本没有用的证,你也得拥有,否则你的生活甚至生存都要受到威胁。据前不久有关媒体报道,就连全国牙防组织这个并不具备办证资质的单位,都可以堂而皇之地为企业办证。

    今早上看到一篇关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文章,说的是据调查,我国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校的几年时间里,多数时间都用在进入社会后根本用不着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上,为了英语四六级那一纸证书,白白地耗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且不说这个证究竟能说明什么,能证明什么,单说不分专业、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要这个证,这难道不就是催生“办证”的温床吗?

    一些单位明明那岗位只需要一个高中或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就完全可以胜任了,招工时却偏偏提出要一个大学本科文凭,甚至还要相应的学位证明。那些既想应聘又手持高中大专文凭的人只好办个假证来糊弄糊弄。因为有的单位只注重那证,并不重视应聘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所以,既然你只看证不看人,只看证不看能力,那就走个捷径给你个证吧,管它真假。这不是在客观上助推了非法办证这个行业吗?我不反对必要的证书,但得有个限度,一如现在这样泛滥,就成了灾害。

    看来,要彻底根治这种恶劣的办证广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国家对各种证书进行清理,坚决停止那些无谓的证书要求!只要彻底断绝了这种市场需要,办证这个行业能疯狂多久?

    2006。09。11于博雅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