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武报恩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专家精心论证,报恩寺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半龙。之所以有个半条龙,是因为有条龙只有半截龙尾巴。呵,真是个“龙窝”啊。

    出华严殿,沿长廊前行不远,在大雄宝殿一侧,有一个长廊与大殿相连的斜廊(坡道)。本来我还没在意,但导游小姐却在那里介绍开了:这斜廊左右前后无支撑,下无根基,虽可以随手摇动,却历经多次地震,巍然屹立五百多年不倒,算得上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仔细一观察,还真如导游小姐所讲,那斜廊是全木结构,上覆青瓦,四根方木柱直径仅有十几厘米,坐落在一个石砌的斜坡甬道上,就像一个四脚条凳放在那里,任何加固措施都没有,然而它却稳如磐石,历经几百年不腐不倒,真的是个奇迹呢。我不由得对那些建造这一奇迹的先辈们肃然起敬。

    出华严殿沿长廊继续向后走,就是碑亭。南面的碑亭里立的是“万乘皇恩碑”内容大意是皇帝敕赐由报恩寺管辖天宁寺等一十四座寺庙。此碑是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王玺建立。北面的碑亭里立的是“九重天命”碑。碑文是:“‘奉圣旨既是土(土字下面加有一点,即玉字没有上面那一横,疑为皇帝临时造字)官不为例,准他这遭。’钦此钦尊。修理报恩寺一所,转轮藏一座,完备安放藏经,祝延圣寿。具本谢恩外。”立碑时间仍为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立碑人亦为王玺。

    几百年的石碑没有什么稀罕的,倒是隐藏于石碑中的故事令人玩味。据导游讲,北边这座碑文中的“土”字加一点,看似是个错别字,实际是有来头的。据说当年王玺接到这一圣旨后,当时就向东北方向九叩头,以谢皇帝不杀之恩。为什么呢?王玺也是读书之人,见圣旨中的土字下有一点,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你虽然将皇宫改建成寺庙,但倘若有什么不安分的行为,那头颅则随时可以摘下来埋入土中的。因此,王玺在建碑时,特意将王玺的“玺”字刻得很小,意为王玺什么时候都是一小人。虽然传说是如此,我倒觉得说不定当时在撰写圣旨时,可能有意无意洒了一滴墨汁在那土字附近,而皇帝侍从又未注意到也未曾不可。将自己的名讳故意刻得很小,那是有自谦之意,这倒是十分明白的。

    碑亭后面是万佛阁,内有佛像和王玺父子塑像。从万佛阁出来,才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殿堂正中、佛像前面供有一块王玺亲书的“当今皇帝万万岁”的牌子。据说,报恩寺之所以历经几百年各种战乱而不毁,主要得益于这块牌子。因为谁当皇帝它都呼“万万岁”谁敢骚扰呀?这大概就是王玺聪明过人之处吧?

    出大雄宝殿继续向前走,就到了大悲殿,大悲殿供奉有千手观音。这尊千手观音也是一宝。据说雕像正身是用一高达八米多的巨大楠木雕成。这尊千手观音塑像神态饱满,华丽富贵。千手观音身后的1004只手,更是千姿百态,美丽壮观。

    在千手观音塑像前,导游小姐还特意教游客如何烧香施礼朝拜。我和夫人都不信这东西,当然也没必要去学。在同伴们朝拜观音的时候,我便在院子里自由活动,四处拍照。

    报恩寺的雕刻绘塑,真的十分的精工巧制,若不是亲眼目睹,定以为是自吹自擂。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丰富,真让人饱了眼福。没想到在这偏远的深山里,居然还藏着这样一颗明珠。

    参观完报恩寺,一行人赶紧上路。因为导游告诉大家,路途还很远。车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平武藏族白马乡,从这里就要开始爬山了。在一处加油站附近,有一个上悬“白马寨”字样的寨门,寨门上有一塑像,塑像上插有白色羽毛。据导游介绍,白马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显著特征是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在所戴的帽子上插上二至四根白色羽毛。而白马藏族人自己则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与藏、羌人有着显著的区别,民族特性明显。不过至今人们仍将其视为藏族人。在平武县城我就发现一个头插白色羽毛、穿着十分华美鲜艳民族服饰的妇人,当时还以为是羌族妇女,原来还认错了。据有关专家研究,白马藏人现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平武、九寨沟和附近甘肃一带山区,应该属于一个独立的民族。

    到了白马藏族乡以后,虽然太阳明亮得刺眼,却明显感到这里气温低得多。天空特别的蓝,白云也特别的白,真正有“碧空如洗”的感觉。

    一个多小时后,也就是下午三点多吧,我们到达了涪江源头--杜鹃山。这里的山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大家都十分兴奋,因为在家乡冬天也难得见到雪景,现在已是夏天了,还能见到雪景,怎不兴奋?杜鹃山顶是平武县与九寨沟县的交界地。在这里,九寨沟县委县政府特意立了一门楼似的广告,上书“九寨沟县人民欢迎您”我原以为九寨沟仅是个风景名胜区的名称,没想到还是一个县的名称。后来才知道,九寨沟县原为南平县,皆因境内九寨沟名气太大,遂于1998年改为九寨沟县名。

    车在涪江源头、两县交界处停了十多分钟,大家抓紧时间在这里照了几张像。因山上开始下起了小雨,赶忙登车奔向目的地。

    下午六点半,我们终于赶到了今天的宿营地--九寨沟景区外的宾馆。

    我们下榻在麟翔源宾馆,宾馆位于景区入口白水河上游。用过晚餐后,天还没有黑下来,于是外出走了走。这里距县城还有几十公里,景区附近的宾馆林立,但可逛的市场却屈指可数。我们下榻的宾馆附近就没有市场。虽然出行时带上了厚衣服,到宾馆后马上穿上,但走出宾馆后仍感凉气袭人。

    导游交待,明天将用一天时间在景区观光,而且要起得早,所以便早早地休息。

    2006-05-ghtqjf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