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日中”可以友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且,以上情节在原著中没有,是张导追加的,也显示出他这么做的企图。
之所以出现上面所述相互矛盾的镜头,其思想根源是:同下面的模糊表现手段一样“二张”不想刺激或者得罪日本人,以免影响他们的影片在日本上映的收入。这种经济利益大于民族利益的编导实在令人失望!
三、为什么采取模糊不清的表现手法
笔者在观看金陵十三钗时的第一个感觉是:为什么开始的镜头如此模糊不清?也许是日本进攻南京时,正好是大雾弥漫的早晨;但是,有些镜头又特别清晰,阳光明媚。仔细回忆起来,凡是显示南京人民惨遭杀害的镜头都是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看了日本军官演奏家乡小调后,才知道这是“二张”在耍滑头,不想开罪日本人!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一直否认杀害30万中国人,美国等国家在日本的否认下,也持怀疑态度。既然要以日本人攻占南京为题材,必须有日本兵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场面。如果不演或者少演,中国民众不答应;得罪了中国人,影片的投资就休想收回,以中国的名义申请奥斯卡奖也会成为泡影;但是,若把血腥的场面演的太刺眼,又会遭到日本人的反对,而不许在日本上映。真是苦煞了“二张”!
现在,张导居然选择了:采取削弱日本鬼子残暴血腥的形象,不将他们惨无人道的罪行展现在他们的银幕上。通过大雾来掩盖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等手段,无非是想持“中间态度”;向日本人表示“亲善”我们的金陵十三钗也不同意中国人的指控;所以,在你们血洗南京的事件上,采用模糊的表现手法。
笔者的上述分析是有根据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守军全线崩溃和撤退,日军屠城三天多。在严歌苓的原著风流女子抗战记中,具有多处白天的描写。现举例如下[1]:
“中午,去安全区筹粮的法比回到教堂,粮没拉回来,坏消息带回来了。马路上中国人的尸体有三四岁的,也有七八十岁的,一些女人是赤着下身死的。炸弹在路面上炸出的坑洼和壕沟,都用尸首去垫平。(以便坦克和军车通过)。
陈乔治开车载着他往城内走了一两公里,就退了回来。他们不认识这个南京了;倒塌的楼房和遍地的横尸使陈乔治几次迷路。
(日本)兵们从高地上下来。他们开始是设法在遍野的横尸中开路,发现很艰难,有的皮靴干脆踏到尸体上去,他们叽里呱啦地抱怨什么,或许靴子被血和泥毁了。他们一边走一边用刺刀和脚尖拨拉着中国士兵的尸首,”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实为什么在张导的影片里,看不见?理由很简单“二张”不想刺激和开罪日本佬,令他们的票房收入减少!
与此相连,下面的镜头也是“二张”向日本人示好的证明:
故事的结尾被张导完全替换了。原著是:“美国人魏特琳,从国际安全区里开来了一辆救护车,并且带来了一名理发师,帮助女孩子们女扮男装,成为一群小男生,全部换上条纹病号服,先把她们送进了安全区,然后偷偷地送到南京附近的乡下”[2]。而影片金陵十三钗则改成:美国佬米勒开卡车夹带女学生出南京城。
为何日本兵不仔细检查卡车就放行?四箱红酒就能糊弄贪婪的日本兵吗?这一疑问也得到了解释。原来张导通过新增这些镜头,来展现日本人并非残暴成性;他们遵守国际公约,尊重外国人。这就是“二张”为什么要改变电影结局的真正原因。
第一评电影金陵十三钗和本篇文章同时揭示出““二张””在他们的影片中,一条秘密的原则是:讨好美国佬,不得罪日本人。
相关资料
[1]严歌苓:风流女子抗战记,新浪读书
[2]朱成山:张艺谋影片与严歌苓小说异同点透析,新浪博客,2011。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