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十六字诀
“陛下。臣最近一年來也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題了。当年孟帅是以防守著称。所以臣以及朝中不少战将包括高达将军。张珏将军等人在内。一直到底层的普通士卒。在听到蒙古军队來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依托城池山寨。打防守战。久而久之。在将士们心里便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敌的弱势。正如陛下所言。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我军的勇气在一次次被动防御中渐渐消失。为改变这种现状。臣自年初起。专门从军中抽调了一部分有胆识。身通武艺。且对蒙古人有着深仇大恨的年轻士卒组成了一支特别部队。人数大约在一千名左右。由统制姜才率领。除了基本的训练项目外。他们训练得更多的是攻城拔寨。野战对抗之类的攻击型内容。三个月后。臣让他们北上袭击蒙古军队。在屡败屡战后。这支部队目前即便在野外也敢和数量相当的蒙古骑军对垒了。且胜率超过了七成。他们如今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蒙古骑军。不过如此。因此。臣以为我朝将士在全军大练兵的同时。必须提高各自的心里素质。也就是勇气。而以攻代守则是一种可行的训练方式。这样便可一点一点地培养起将士们内心的强势。否则一味的防守只能慢慢耗尽将士心中最后的一点自信。”
“以攻代守。”我伸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不错的想法。”
按照我的计划。在和蒙古的大决战中。会以襄阳之战作为相持阶段。随后我会全力反攻中原。如果我军只会防守反击。在反攻时如果遇到蒙古人军队稍加防守。或许我军反而不会打主动出击战了。这就类似后世的某些足球队。只会防守反击。一旦对手也防守时。就不会踢了。
陆秀夫道:“陛下。臣以为李大人的方式可以在全军推广。既然阿术可以骚扰我庐州。我军难道就不能骚扰他们吗。”
我笑笑:“当然可以。祥甫的方式可行。让部分士卒作为榜样。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來教育其他将士。蒙古骑兵不过如此。君实。在通知欧阳建青启程时。将这一条也成文。让其转告高达。张珏两位将军立即执行。”
“是。陛下。”
“当然。各地还得因地制宜。淮南东路北部水路纵横。我军只需要利用好这种地形。便可扬长避短。使得蒙古骑军难以成规模。川中多山。我军可以借助山势。也能使蒙古骑军机动快速的特点发挥不出來。让他们尝试下以小分队的方式主动出击。甚至可以纵深向前。在山中打游击。至于襄阳外围。适合蒙古骑兵奔驰。倒还要另辟途径。各战区地形不同。切不可照搬扬州军的模式。”
李庭芝道:“陛下所言极是。川中多山。我军小队或东或西。出沒无常。流动袭击。一定会让蒙古人疲于奔命。更不知我军所出何方。”
“恩。朕这里有十六字秘诀。在敌强我弱时。可以作为指导方针。你们且记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李庭芝默默地重复了一遍。突然赞道:“陛下。好一个十六字秘诀。完全可以和孙武兵法赛美啊。”
“十六字诀”包举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基本原则。涵盖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在战略防御时又含有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其基本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根据地创造的有利形势。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法。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在战争中务求保存和发展自己。是一种以多打胜仗、消灭敌人的办法。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夺取战争的胜利。
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型战略秘诀。也是游击战的精髓。的确不亚于古代的兵法。
我将十六字诀的精髓详细地讲述了一遍。然后又道:“我军之主力以城池防御为主。但可以在各战区组织小分队以游击的方式骚扰敌人。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深入敌后。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正面阻击加上四处骚扰。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的战法。
在全玖无意中提及能否收降侬复后。我就在想。如果能收复此人。我就让其在三地交界处的大山中建立游击根据地。利用其在当地的人脉和复杂的地形。建成一支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
“根据地。”李庭芝等人不明所以道。
“正是。”我又指向地图。“祥甫。君实。你们來看。扬州北面是原來我朝的京东东路(今山东)。这里有一大片山区。名为蒙山。如果有一支小队深入山中。是不是很容易藏身。简单來讲吧。朕的意思就是派出一小批部队到蒙山中去。当山贼也好。当土匪也罢。前提是不准骚扰平民百姓。如果你们是蒙古人。该怎么去剿灭之。”
陆秀夫想了想道:“还真是挺难的。试想下。这支小队采用陛下的十六字秘诀。在茫茫大山中出沒无常。蒙古军队人数少了不行。地方太大。一分散就起不了作用。如果大军围山。所耗军资又实不划算。况且山势复杂。就算有上万兵马也不一定就能抓住小分队队员。难。”
“沒错。就是利用这种地形。让这支小分队逐渐开始生根发芽。并且在敌人内部建立一处属于我朝掌控的根据地。当地的百姓大都是我汉人。虽然被金国。蒙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