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闹起来了。
像当时还是失势郡王的当今圣上,便是首先被克扣的苦主,长公主也是那时候被逼着想法子赚钱的,没想到后来竟赚了个天下回来。那些人如今提起这个茬,显然是存了挑唆的心。
皇帝微微皱起眉:“这些人突然提起户部的旧事,也知道靖国公那块查不出什么。怕是意图未必止于此了,现在户部侍郎徐熙明是姐姐一手提拔起来的陈恪,出身寒门,一门心思推行“摊丁入亩”,这人还是可用的。自从姐姐死后,各地推行的力度,都大大减弱,各方都在观望。现在要是动户部,这个方案怕是真的要夭折了。”
把这几张折子驳回,皇帝不禁微微头痛,宫中的血气还未散尽,这帮人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皱着眉头又拣起下一个折子,却让题目引起了兴趣:“谏禁山东大族买卖婚”
摊开一看,上面写着:“崔、卢、李、郑、王五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
奏折写得倒颇合他心意,不过上书的却是个从八品上的左拾遗。于正杰,去年的新科进士,当时看到他的文章,自己还颇为兴奋,虽通篇并无一华丽辞藻,词句却清晰顺达,言之有物、条理分明,观点更是尖锐鲜明,直指当朝弊政,更不用说那一手好字,真真让他赞叹不已。
但结果出来,这人却只得了三甲十名。当他怒气冲冲去找长公主,痛斥这些官员徇私舞弊,长公主却笑呵呵拉他坐下,说这事是她授意的。
他不解,长公主只说:“璞玉一块,尚需打磨。”之后,在其他人苦苦等待释遏(考中后等待被推荐任用的过程)的时候,他却不声不响得了个左拾遗的小官。然后一直干到现在。皇帝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把这个奏折留中了。
皇帝在为纷乱的朝事烦恼,涵因则在为钱的问题发愁。每月只有二两一吊的月钱,张妈妈要照例替她攒一两,剩下的除了送礼、打赏下人,便再没有余钱了。现在刚刚到了月中,手里的钱又花的差不多了。
前两天,三哥来找她,虽然绕了半天也没把话说明白,她却听出来原来二哥考武举,靖国公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兵部的人,但之后的交际应酬也不能总指望着舅舅出钱,他们哥俩虽然小有积蓄,但因为之前没料到京城开销如此巨大,身上的钱不够了,希望妹妹能贴补些,他们已经去信叫那边送钱过来,但这一来一回就要两个月。
涵因在这府里五年,照理说也是能攒下一些钱的,但她之前身体一直不好,厨房看人下菜碟,常常以次充好,又不能总去找大太太要这要那,张妈妈只好经常把她的梯己拿出来给她补身子,因此存下的钱有限。涵因把一些不常用的首饰,和旧的棉衣当了,加上之前的积蓄,才凑出30两来,这个月算是勉强过得去了,但下个月可怎么办呢。
自己的绣技提高了不少,绣一般的小物件是没问题了,但是跟外面的秀娘完全没法子比。涵因真是怪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练女工了。不过她又想出个好主意,她虽然技法还有欠缺,但针脚已经能过关了,如果绣字的话,全部用黑线,对精致程度要求并不是太高。
那些官家太太们多有吃斋念佛的,何不绣几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件只要卖上几两银子,多卖几件也能凑到不少钱。这种东西一般没有人绣,而识字的大家姑娘又少有绣品从闺阁流出去,所以应该还能取个巧。
涵因想到这个主意,也颇为兴奋,立时便亲手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簪花小楷誊了作样子,然后开始一针一线的绣起来。好在字不多,费了几天功夫便做成一件。
让张妈妈悄悄带出去找了间铺子寄售。张妈妈虽然不愿自己家姑娘做活赚钱,但也知道他们兄妹的烦难,也只好去了,捡了一家离这边甚远的铺子托买了。
没两天,就有了回信,那副绣品被个大户人家买走了,给了5两银子,那家的夫人信佛,她的儿子为讨她的欢心就买下了,夫人很是欢喜,这次人家又下了定金,让绣一副《大悲咒》,只是那家夫人寿辰,儿子要用作寿礼孝敬母亲,须在月底之前交付,因要的急,价钱往上翻了两番,开价20两。
涵因便开始日夜加功夫,这次有了经验,比上一次绣得更顺手些。
慕云和祈月见涵因一副要钱不要命的样子,便把针线夺了帮她绣。
涵因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能让你们赚钱养我呀。”
祈月却说:“您就省省吧,祖宗,这些日子身子刚壮实些,要是再累病了,还不是我们伺候。”
倒叫涵因不好意思起来。
几个人轮流绣,倒也快,十来天便把这五百多字绣完了,慕云的绣工非常好,涵因便专让她绣运笔出锋转折之处。那家看绣得比上次还齐整些,更难得的是将书法的意蕴也绣了出来,因此那家又多给了五两,除了店家的抽头,涵因共得了24两银子。
涵因让张妈妈把20两收起来,从中拿出来些给祈月和慕云各二两,因祈月和慕云帮她做绣活,底下的丫头替她们值守,涵因又拿了百十来钱,散给众人,又叫厨房给屋里的大小丫头们加了菜,这样大家皆大欢喜。
涵因还想再绣些东西卖,死活被张妈妈等人拦下了:“我的姑娘啊,偶尔为之尚可,这要是被人知道了,又生出多少事来。”涵因只好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