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希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临近年底,下午,彭蠡湖畔白石村里,家家户户升起炊烟。

    渔船靠泊在码头,回家的大人们忙着准备今日的“夕食”,孩童们则在村里各处嬉戏打闹。

    白石村为杂姓聚集的渔村,村民基本上都是靠水吃水的渔民或者养鱼户,没有什么人多势众的大姓,左邻右舍之间关系还算融洽。

    村内一隅,一个平平常常的院子内,一名幼童从外面跑来,推开柴扉进入院子,跑向散发香气的厨房,又有一条大黄狗紧随其后。

    幼童跑进,见着灶台边有个同样梳着总角发髻的少年在煮菜,上前扯着喊起来:“三叔!鱼做好了么?”

    被人喊做“三叔”的李笠,自己都还未成年,因为年底官府放假,总算能够回家。

    他见小侄子李昕眼巴巴看着灶台上的釜,于是笑起来:

    “再等等,慢工出细活,一会三叔煮出来的鱼,定然好吃得让你舔碗。”

    李昕眨着眼,用力点点头,李笠看着那大黄狗摇着尾巴近前,于是从砧板上捏起一块鱼肉,拿给侄儿:

    “带着大黄出去看家,莫让老鼠溜进来,把美味都偷吃了。”

    李昕应了一声,接过鱼肉,在大黄狗面前晃了晃,边往外跑。

    出厨房时迎面走来一名年轻女子,女子身着布裙,用布巾包头,手里提着竹篮,李昕向其喊了一声“娘”,女子点点头,继续往里走。

    这是李笠的嫂子,他长兄的未亡人林氏。

    林氏样貌平平,身高也平平,身材略瘦,面色有些苍白,见着小叔子正在煮汤,忙得满头汗,关心道:“小郎,不如嫂子来煮汤吧?”

    按习俗,小叔子称为“小郎”,李笠不太习惯这种称呼,他看向林氏,笑了笑:“没事,嫂子帮个手就行。”

    林氏也在厨房里忙起来,又看着小叔子忙碌,看着小叔子将米放在铜铛上煎,当米被煎得散发出香味后,再将其放入碗里碾碎成米粉。

    然后将早已洗净、切好的鱼块和在一起,放在碟子里,加佐料,静止片刻,再放到蒸笼中蒸熟。

    此即为“粉蒸鱼”的大致做法,林氏之前闻所未闻。

    李笠没有藏私,把粉蒸鱼的烹饪方法细细和嫂子讲解,尤其最关键的米粉,那是一定要用心制备的。

    米粉,就是碾碎的碎米,制作鱼鲊时都会用到,但是粉蒸鱼用的米粉想要香,碾碎之前必须先炒,这样才能让碾出来的米粉具备特别香味。

    然后掺入陈皮等寻常可见调味料,“秘制米粉”就调制完毕。

    李笠没打算这么早把“炒”的烹饪技巧透露出来,再说如今手头也没有炒菜锅,所以改良了一下做法,用铜铛来煎米,效果也是不错的。

    至于那花鲢鱼头汤,不用酒和姜也能有效去腥的诀窍,就是对半剖开后先用茶水泡大概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然后用铜铛煎。

    这样处理后的鱼头,既没有腥味,煮出来的汤又浓又白,然后用自制味精(土法味精)提鲜,鱼头汤会很好喝。

    如果这个时代有味精,那可真的能让天下英雄“竞折腰”,但李笠没本事制作味精,他所用的土法味精,是黄豆味精。

    黄豆,鄱阳城内就有卖,于是他按着后世的家庭厨房做法,自制土法味精。

    先将干黄豆泡水,直到泡胀,然后沥干水分,放到铛里大火煎至起泡,然后小火煎至金黄、酥脆即可。

    等烹饪时将适当黄豆碾碎下料,菜肴就有了不一样的鲜味。

    虽然这鲜味比不上真正的味精,用的黄豆也比不上名贵调料,却是物尔美价廉的土法味精,用来烹饪家常菜很合适。

    这就是李笠的秘方,在后世不算得什么,正确的做法是用炒菜锅油炸黄豆,但是他利用现有炊具进行改良,土法味精的提鲜效果还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两道菜的做法,李笠已经将其卖给了常来食肆的东主马青林,所得铜钱用来还自家欠下的高利贷,化解了一场危机。

    之后,还剩下一些钱,可以过个好年。

    林氏带着儿子李昕在白石村守家,所以不知道姑婆(婆婆)和小叔子具体是怎么把债还的,只知道小叔子年底放假回家后,做事麻利,很有主见。

    如今煮菜讲得头头是道,让她听得入神。

    心中只觉奇怪:怎么小叔子一场大病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嫁入李家后,李三郎可从没下厨,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可眼下却知道复杂的菜谱,还说得头头是道。

    莫非那一场病,让小叔子得了佛祖指点,领悟了什么?

    梁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