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花那么多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读成,还不如帮着家里干活呢。”
听着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想读书的意思,陆俊生说道:“你们可不能这么想,读书是非常有用的,读了书,就有了学问,以后就可以考秀才、考举人,还能当官。”
狗子父亲憨厚的笑了笑:“陆大人,我们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考得上秀才呢,更别说当官了,而且就算他想读书,也没有地方可以读啊,咱们这里,就只有一个私塾,也就只有一个老先生再教书,这么多人,也读不过来啊。”
听了他们这么说,陆俊生也大致了解了,为什么现在,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孩子不读书,却在忙着家里干活。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私塾、先生太少;二来就是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
陆俊生走访了好几个这样的人家,原因也都是一样。陆俊生是读书之人,深知读书有多么的重要,也决定把这里的教育抓起来,让这里的人也都可以读书。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陆俊生便行动来了起来。随后找到神明轩等人,便商量了起来。
商量了半天,便决定再建立一个大一些私塾,然后让这里的孩子来私塾读书。之后,官府便拨出一部分银子,然后便开始动工了起来。
很快,一间可以容纳四五十人读书的私塾便建造好了。私塾建好了,剩下的就是找教书先生了。
这可比建造私塾难多了,这里的人,绝大部分都没有读过书,有学问的人那就更少了。陆俊生贴出告示,在城里寻找教书先生,结果等了两天,就只有一个人过来,还是一个已经已经有些年迈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之前是一位秀才。之后因为一些原因,便没有在继续考试,便在一大户人家做账房先生。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学问,在这里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学问大,并不代表就能混的好,有时候,懂得人情世故比有学问更重要。或许每个读书人的骨子李都有一份傲气,这位老先生也正是因为那份骨子李的傲气,得罪了人,结果前程被毁,才去了一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
现在他已经从那户人家离开,准备在家颐养天年,现在得到陆俊生在寻找教书先生的消息,心中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便来到了府衙应聘。
大致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陆俊生当即录用了他,并且给他足够的报酬,在这个地方,能请到一个教书先生实在太不容易了,可以说是千里挑一。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招学生了。同样,招生也并不是太顺利。那些有钱人家的人,全都专门请先生来教书,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更是对读书么有一点儿兴趣,有的是因为家里不想花银子,所以一天下来,也就几个人报名。
考虑到大家心里的困惑,陆俊生更是减免的读书的学费,一些拿不出银子的人家,陆俊生亲自拿银子,让他们来这里读书,就这样,还是有些人不愿意过来。
在他们的心里,读书好像就是一件很没用的事情,不但没用,还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忙着家里多干点儿活,挣点银子好呢。
读书无用的观念,在百姓的心里很重,大部分都是这么认为的。家里又男孩儿的,大一点儿就开始跟着下地、上山,女孩儿就学着缝缝补补,家里忙活,读书,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看到没有多少人报名,陆俊生又苦口婆心的和他们说读书的好处,告诉他们,读书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说了半天,效果甚微。最后招生招了五天时间,也就来了三十来人。
有了这些人,也可以开始上课了,随后,便正式开学。
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家里也不富裕,能让孩子来上学,也有些一些侥幸心理。有的家里孩子多,便让家里最小的来读书,这样对家里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学费需要的银子,他们是拿不起的,一般的都是从哪里拿一些别的东西来抵学费,比如拿一些米粮或者肉干等。真正拿银子的,是陆俊生,私塾里所有的大花销,基本上都是府衙出的银子,陆俊生也全力支持,在陆俊生的心里,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读书,人就会变得愚昧,就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私塾已经正式开始运营起来了,期间,陆俊生也过去过几次,但是每次也都摇头叹息。这些孩子,上课很不专心,只要先生一不注意,就会打闹、说话,对于先生讲的东西,也经常记不住,常常要先生叫好几遍才可以,陆俊生也不由得感叹,读书对他们来说,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也只好耐心的向他们讲解,陆俊生也知道,刚开始读书,肯定会很不习惯。而且读书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除非可以从读书中找到乐趣,但是这样的学生那真是太少了,更多的人,都是把读书当做一件任务来完成。
每次放学的时候,这些人跑的一个比一个快,眨眼之间,房间里就空无一人。有的人回到家里之后,还要忙着家里干活,所以虽然人在这里,心早就跑回家里去了。
教书先生也有些无奈,和陆俊生说了现在的一些情况,陆俊生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安慰教书先生,让他多费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