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抗震救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午5点48分,滨江开发区腾龙物流园。

    一辆辆满载救援物资的大货车缓缓开进停车场,今年刚上任的开发区武装部长赵江立马带着预任官兵往大货车上插“滨江开发区预备役营”的旗帜,系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抢险救灾物资”的横幅。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的统一部署,滨江开发区预备役营将承担往灾区运输抢险救灾物资的任务。

    这几十辆大货车上的物资有陵海预备役营、武警滨江消防支队、滨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和滨江港企业消防队需要的装备和补给物资,但更多是滨江七个区县的一千多家企业捐给灾区的物资。

    为确保几十车物资能够以最快速度运送到灾区,开发区公安分局和开发区武装部会安排警车和军车一路护送,甚至专门调来一辆“应急抢修车”,这一路上要是发生爆胎等故障,汽修人员会利用应急抢修车上的工具进行抢修。

    还有十六辆车正在慷慨捐赠的企业装货,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装好赶过来集结。

    沈凡心急如焚,因为车上的物资都是前线急需的。

    就在两个小时前,杨建波用卫星电话向老家汇报情况,说正在夜以继日抢修道路的预任官兵们,每人每天只有一罐八宝粥,四个人喝一瓶矿泉水,全是在饿着肚子干。

    临时“基地”虽然有炊事班,也能就近采购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瓜果蔬菜,可距各抢险施工的班组太远,并且狭窄的道路上无比拥挤,做好的饭菜都送不上去。

    能早一点把方便面、火腿肠、饼干和矿泉水等物资送过去,同志们就能早点不用饿肚子。

    沈凡正准备打电话催催正在装货的那些大车司机,一辆救护车开进了停车场。

    “陈院长,老朱,你们二位这是做什么?”

    “韩工和向主任让我们坐你们的车一起去灾区。”前白龙港卫生院的陈院长打开救护车后门,喊道:“沈主任,麻烦你安排两个人,帮我把东西搬上卡车!”

    沈凡怔了怔,追问道:“你们去做什么?”

    “去救人啊!”

    “我不是。”朱宝根的东西没陈院长多,从救护车后排取出两个行李包,低声问:“沈主任,我上哪辆车?”

    白龙港卫生院虽然早关门了,陈院长虽然早退休了,但陈院长这些年并没有离开医疗战线。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他老人家一退休就被四厂卫生院返聘,这些年每天上午都去四厂卫生院坐诊。

    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他去灾区确实能帮上大忙,甚至从四厂卫生院带来几大箱药品和医疗器械。

    可朱宝根是做什么的,他是专门收敛死人的!

    韩工和向主任在抢险一线忙得焦头烂额,居然能想到请老朱过去,这意味着什么?

    沈凡不敢往下想了,也不敢再问,立马喊来几个预任官兵,帮陈院长把带来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往大车上装。

    ……

    与此同时,刚放学的菡菡迎来了一周中最幸福的时光。

    背着书包乘坐公交车赶到海关大楼,跟同样刚下班的妈妈一起沿着外滩往南走,赶到渡口乘渡轮来到普东。

    她家和玉珍阿姨家一样,现在虽然都是东海人,但除了姑姑之外在东海没什么亲戚,导致在东海生活有点寂寞。

    于是两家约好,每个周末聚一次,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本来只是两家聚会,后来高老师家也加入了,从两家聚会变成了三家聚会。

    本来说好三家轮着来,但玉珍阿姨家和高老师家的位置好,坐在阳台上就能俯瞰外滩夜景,所以三家聚会主要是玉珍阿姨家和高老师家“承办”。

    跟往常一样,玉珍阿姨又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饭菜,还买了许多水果和零食。菡菡扔下书包,连手都顾不上洗,就跟小鳄鱼和高老师家的小云飞一起开吃。

    “狼吞虎咽的,搞不清楚的真以为是饿死鬼投胎呢!”韩向柠被搞得很没面子,狠瞪了女儿一眼。

    在玉珍阿姨家,菡菡可不怕她,边吃边嘿嘿笑道:“我先吃几口,吃完跟小鳄鱼和飞飞一起玩。”

    “就知道玩。”

    在别人家,要给女儿留面子,韩向柠没再苛责。

    孩子们吃得很快,吃完就去房间里玩了,韩向柠和玉珍、高小琴则打开电视机,一边继续吃,一边看灾区的新闻。

    高小琴吃了一块水果,低声道:“柠柠姐,我爸刚才打电话说陈院长和朱叔也要去西川。”

    “我知道,我爸和我妈请他们去的。”

    “陈院长去能帮上大忙,朱叔去做什么?”玉珍不解地问。

    韩向柠长叹口气,凝重地说:“人死了要收敛,人死了也要死得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