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3.刺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南边来的,吃不惯他们这的饭菜,一来就直接躺床上了,到现在身子骨都没好全,根本就干不了活。

    村里人没少抱怨,这是来帮忙的,还是来当祖宗的。

    最后一个首都来的小青年在村子里的风评倒比较好,是个读书人,性子也好,虽然身子骨弱了些,干活也不利索,可是每天老老实实跟他们一块下地,十五六岁的男娃,长得斯斯文文的,平日里见面还会大叔大婶的叫人,大家看他做不完活,也会帮他一把。

    江老头要找的,就是那个小青年。

    今天江老头不上工,背着手,慢悠悠地朝知青住的屋子走去,一路上和上工的乡亲打着招呼,恭喜他又抱了个孙子。

    “爷爷,爷爷。”正要去上学的爱国和爱党一眼就看到了傅老头,跑着向他冲过来。

    “爷爷,快给我钱,我要买吃的。”两个孩子拉扯着江老头的衣摆,江老头一条腿有问题,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拉扯,整个人东倒西歪的。

    江爱国是大孙子,今年六岁,爱党比他小了两岁,因为从小没挨过饿的关系,两个孩子长得比村子里的小孩都要好,白白嫩嫩的,平日里,江老头也是宠着的,可是此刻两个孩子这么没有规矩的动作,还是让他板起脸来。

    江老头早年可是在战场厮杀鬼子的,死在他手上的鬼子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了,板起脸来的时候,那一股威慑力把两个孩子吓得不行,手上的动作也规矩了。

    “爷爷,快给我钱,我要买果皮丹。”江爱国吓了一下,又仗着以前江老头的疼爱,伸出手,向他要钱。

    妈说了,爷爷可有钱了,见到就跟他要,不然就便宜大伯家刚出生的小杂种了。

    江老头皱了皱眉,摸了摸衣服的口袋,身上一分钱都没带,以往因为心里藏着事,想把两个孙子中的一个过继给大儿子,所以对这两个孙子他一直都是纵容的,想要他们和大儿子一家培养感情,时不时就给个五分一毛的,让他们去县城的供销社买零嘴。

    以前心里眼里都是这两个孙子的时候还没察觉到,什么时候起,原本乖巧听话的孙子成了现在蛮横的模样。

    孙子还小,得快点掰过来不可。

    江老头板着脸:“现在是上学的日子,你们不去学校读书,要钱干什么,等学校放假了,爷爷再给你们零花钱。”

    这年头,村来的孩子哪有什么零花钱啊,这是城里孩子才有的时髦事,江老头自认已经比村子里所有老一辈都大方了。

    江爱国却不那么觉得,果然他妈说的没错,爷爷的心都偏向大伯家那个小杂种了,气呼呼的拉起一旁的弟弟,招呼也没打就跑开了。

    “老不死的,等你以后老了,可别指望我给你送终。”等跑远了一段路,回过头对着江老头大喊道。

    清秀可爱的娃子嘴里吐出这么恶毒的一段话,像他那么小的孩子哪会知道这些话的意思,还不是家里的大人怎么说,跟着学出来的。

    江城被气个半死,哆嗦着身子,一手指着两个孙子的背影,久久不语。

    那人正是江大妮,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五年就过去了,江一留也已经重生回这个年代整整五年了。

    被窝里的江一留和江四妮早就醒了,只是钻在热乎乎的火炕上不肯出来。五岁的江一留和当初的红皮猴子可完全不是一个样了。

    可能是窝在火炕的关系,白皙粉嫩的小脸红扑扑的,五官精致秀气,除了鼻子像他爸江大海之外,其余的都随他舅舅顾夏实,而且还更胜一筹,十足十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外甥像舅。

    江家人也不介意,谁让他们老江家的男人长得都只能算是顺眼呐,孙子长得俊秀,他们开心还来不及,村里人,谁家孩子长得有他们家宝贝孙子来得秀气,长成这样,就说明他们的金孙,将来注定是要做城里人的。这是苗老太的原话,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因果关系。

    这五年里,江家也有了不少变化。

    江大妮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江二妮比她晚两年上学,现在在读三年级,江三妮今年也十岁了,苗老太本就不满意家里出钱让几个丫头片子去念书,而且大妮二妮都上学了,她还想让三妮留下来,帮她做做家事呐。还是在江一留的软磨硬泡之下,苗老太才松口允许江三妮上学,这一年一下子掏出去六块钱,可把老太太心疼的不行。

    学校在邻村的红旗公社,一来一回得走两三个小时的路,江大妮每天上午放学都会回来家里帮苗老太做家事,二妮和三妮则是每天带好下午的干粮,留在学校不回来。

    江一留不止一次的劝过大姐,她这样每天走这么长的路,就为了回来帮奶奶干这么些时间的活,显然不划算啊,而且奶奶那里有他在,完全不需要她这么做。

    可是江大妮还是坚持每天中午回来 ,她觉得只有多干点活心里才踏实,现在家里三个姑娘都上学了,家里的伙计一大堆,她每天多做一些,奶奶就不会再想着让她们中的一个退学回来了。

    江大妮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江一留也明白她心中的想法,除了对这个大姐更加怜惜,也不敢再多劝。

    现在正值深秋,此时东北的气候已经十分寒冷,江大海和顾冬梅是生产队的主力,这时候也没得休息,生产队得在寒冬来临前,将地里的番薯收割,这些红薯是村民接下去半年的主要口粮,其中一部分会蒸熟晒干,制作成易于保存的红薯粉,若是吃的省一点,每户人家分到的红薯粉足够一个家庭吃半年了,这样一来,剩下的粮食就可以拿去跟城里人换些他们村里没有的工业券之类的票证。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