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血色黄昏(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8月1日傍晚,俄国,圣彼得堡。

    沙皇签署的正式总动员令已在两天前下达,大街小巷、港口码头随处可见列队集结的军人,偶尔还能看到腰挎佩刀的骑兵昂首‘挺’‘胸’地经过。此时俄国尚未向任何国家宣战,也未有任何国家向俄国宣战,但德国的最后通牒已然意味着战争的迫近。普鲁士人是天生的军人,俄罗斯人亦以彪悍而闻名。在普鲁士崛起之前,靠近东欧的德意志诸国饱受斯拉夫人的袭扰,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王国在奥地利、法国和俄国的联手进攻下几乎灭国,所以德国人在心理上仍对蝗虫般的俄国军队怀有恐惧,俄国人虽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但在那之后的百多年里,俄国军队对外征战胜少百多,更‘蒙’受了日俄战争的耻辱‘性’失利,对阵军事技术先进、装备水平优良的德国军队并无优势。

    尽管德国人并不那么好对付,此番动员所针对的首要目标,奥匈帝国,在俄国人眼里只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病虎。4年前的‘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依仗德国盟友的支持在边境集结军队,强硬地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那时俄国军队尚未从日俄战争的惨败中完全恢复过来,无力抗衡德奥,因而被迫同塞尔维亚做出让步,导致国内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俄国统治阶层和军队将领对此始终耿耿于怀。不过,动员令下达之后,多数俄国民众和普通士兵的反应是冷淡而矛盾的,极少有人表现出欢欣鼓舞、憧憬乐观的心态。腐败、贫穷、灾祸以及暗‘潮’汹涌的革命力量造成了人心惶惶的‘混’‘乱’局势,寻常百姓全然不在乎亦冷亦热的法国人在俄国盟友身上寄予了多大的厚望,所谓的光荣正义不过是统治者自我陶醉的幻象,纵使俄国军队击败德奥而占领巴尔干乃至中东欧的大片土地,纵使他们藉此获得了大笔的战争赔款,却很难改变俄国既有的重重弊病,让长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乌云散去……

    橘红‘色’的晚霞在天边静静燃烧,西面的窗户因而染上了一层朦胧而‘迷’离的‘色’调。在这种难以言喻环境下,‘花’白胡子的德国大使普塔莱斯向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递‘交’了德国的宣战书。

    “全世界将咒骂你们!”萨佐诺夫大声嚷着。

    “我们是为了维护我们的荣誉。”德国大使说话的时候,眼眶发红,胡子微颤,但这绝不是对俄国军队的畏惧,而是对战争本身的深深忧惧。

    俄国针对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行为而进行动员,德国的宣战却是直接针对俄国。这种行为无论有什么理由辩护,以常人的理解都应是德国破坏了德俄之间的和平。可是,萨佐诺夫的愤怒亦只能归咎于战争的无情——俄国不能坐视塞尔维亚为奥匈帝国所吞并,德国亦不能接受盟友被击败甚至崩溃的情况。

    “这与你们的荣誉无关,上天自有公道。”

    “是呀!”普塔莱斯喃喃自语:“上天自有公道,上天自有公道。”

    他蹒跚地走向窗口,倚着窗,不禁潸然泪下。

    萨佐诺夫默默走向普塔莱斯,脸上的愤怒已经化成了伤感。

    “好啦,我的使命到此结束了。”说到这里,普塔莱斯就再也说不下去了,而萨佐诺夫拍着他的肩膀,两人相互拥抱。普塔莱斯踉跄地走向‘门’边,抖着的手好容易才把‘门’拉开,出去的时候,低声地道着:“再见,再见。”

    无论有多少人像普塔莱斯一样极不情愿,战争已经无可阻挡地降临了。

    在德国对俄宣战之时,德军在西线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始了。在未予宣战的情况下,德军第16步兵师第69步兵团的先遣部队越境进入了卢森堡——在施利芬计划中,德军将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而进攻能否顺利展开,卢森堡的铁路事关至要。这个国土面积仅有两千多平方公里的中欧弹丸小国,铁矿资源丰富,自16世纪以来逐渐发展形成了繁盛的钢铁工业体系,其境内铁路、‘交’通便利,国家的中立则得到包括德国在内的五大国保证。

    在强者面前,这种保证永远是一张脆弱的纸。

    诸强环伺的地理环境,使得人口仅有25万的卢森堡选择了无武装中立的国策,加之这个国家由拿‘骚’的威尔堡家族统治,德军在卢森堡的行军行动简直像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但在德军越境之前,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了德国首都柏林。忧心如焚的首相贝特曼坚持在等候英国那边的明确答复时,德国军队不管怎样都不得进入卢森堡,而这一次,德皇没有征询‘毛’奇意见,他直接命令副官用电话和电报通知设在特里尔的德军第16步兵师指挥部暂时取消行动。

    获悉这一消息,小‘毛’奇立即赶往皇宫,同德皇进行了一场语气‘激’烈的争论,威廉二世不愿再次做出让步,但当他的命令送抵第16步兵师时,先遣部队已经越过边境,指挥部不得不紧急派出通讯官前去通知部队撤回。

    闹剧进行时,事件的始作俑者,德国驻英大使利希诺夫斯基,连夜拜会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两人作了进一步的沟通。利希诺夫斯基极其伤心地意识到了自己理解上的错误,他很快给柏林发出第二封电报:“英国的积极建议已基本无望。”

    威廉二世大失所望,深夜11点,他在寝宫召见了小‘毛’奇,恨恨地说:“现在你可以为所‘欲’为了!”

    ‘性’格忧郁、缺乏自信的小‘毛’奇,突然发现决定德国命运的重任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一连串的事件已让他忧烦不堪,这下更是心绪不宁。

    不管怎么说,更正命令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到了德军第16步兵师。

    在卢森堡境内不远,离比利时的巴斯托尼仅约12英里的阿登山脉的山坡上,有一个德国人称为乌尔弗林根的小镇。它周围的山坡草地,是‘乳’牛牧场;斜坡上的鹅卵石小街,即使在8月的收获季节,也不容许有一小捆干草失落在地,否则就有违这个大公国严格的市政清洁条例。小镇下面是个车站和一个与德国、比利时电报线路衔接的电报局。这就是德国军队的第一个目标,8月1日夜里,德军先遣部队驾乘摩托车占领了这个地方,然后,接连两拨通信兵送来截然相反的命令,临近午夜的时候,他们总算搞清楚了上级的最终决定:继续占领行动!

    就在德军进入卢森堡的时候,法国军队却已从德法边境后撤10公里,因为法国人不愿承担挑起战争的恶名,他们担心一簇树丛、两个巡逻兵的相遇、一个威胁姿态,恶狠狠地瞪人一眼、一句粗话、一声枪响,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战争的意外事件。

    同样是军事冒险,一进一退的鲜明对比,显现出两个国家风格迥异的政治思路。

    因为主动的出击,德国已然在道义上处于下风。

    德国对俄宣战并派兵进入卢森堡的第二天,8月2日,星期日,法国开始正式动员。

    这一天,法国所有教堂、修道院都敲响了大钟,随处可见离别的感人场面,预备役军人拿着行李和‘花’束,在集结点列队待命。应陆军部的征募公告,大量出租车和‘私’人车辆加入到运送军人前往兵营的行列。在巴黎的协和广场,自1870年以来就一直‘蒙’在斯特拉斯堡雕像上的黑纱被揭去,人群一片啜泣,到处是高呼“阿尔萨斯万岁”的声音,而在所有的饭店,乐队都高奏着法、俄、英的国歌。

    同一天,德国驻布鲁塞尔公使冯-贝洛-扎莱斯克按照柏林的指令,向比利时政fǔ递‘交’照会。照会称,德国收到可靠情报,法军‘欲’通过比利时国境进犯德国,由于不能指望比利时军队可以阻止法军推进,因此德国将根据自卫之需而先发制人,以阻止这种敌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