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多处于水声火热之中。著名诗人王粲的《七哀诗》中便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描述,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
目睹这种情况,华佗便非常痛恨那些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背着药箱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亦是他这种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一心为贫苦百姓怯病去疾的高尚情操,使得华佗一生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从而最终确定了他在民间百姓中的“神医”地位,名声远震。
但是国之泱泱,黎民百姓何以万计,限于人力与财力的匮乏,使得华佗空负妙手回春之术,难以有更大的施展。对于这种情况,华佗便认识到只有借助朝廷的力量,在各地大力开办医所,倡导“医者父母,去病为本,以国之力去万民病”的思想,才能得以实现自己的夙愿。
但即便是在后世文明社会的今天,他这种想法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何况是在汉末这个人吃人的封建时代,妄图“以国之力去万民病”这种思想,想来不但是他的一厢情愿,更是可笑之极。
一路上断风寒静静的倾听着华佗的诉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纵然他极其不愿打击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可是仍旧对他的这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给予了否定。
华佗对于断风寒的态度并不在意,反而笑道:“贤侄见识足远,实叫老朽钦佩,只是此番上京,老朽实望得尝所愿,那蔡邕乃朝中重臣,群臣之中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此人恳向天子柬言,老朽定可成事。”
断风寒闻言苦笑,想那灵帝刘宏正是导致当今世局紊乱的罪魁祸首,卖官敛财这种事都做的出来,又怎会舍得掏国库之资给你施善,要真像你老人家这样的胸怀,那他也算是个有道明君,天下亦从此太平了。
华佗知道断风寒并不认同此事可以成功,但只要知道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这一番苦心即可,所以不在提及此事,只是接着复又叹道:“原本打算取道陈留探望子诚一番,不想途经中牟耽搁了几日,唉……!倘若世间商贾多像子诚那样的善义之人,想必老朽亦能夙愿得尝。苍天不公,为何要让子诚离我而去……”
华佗念及叶茂,竟而再次悲泣起来,这种沉哀的气氛却使得一旁的断风寒深受感染。
兀自哀悼一阵后,华佗勉强打起精神,道:“贤侄可知令岳与老朽之事?”
断风寒默然摇头,虽然他幸运的成为了叶家女婿,可是与叶家之人毕竟只相处了最多两日,又如何能够知道这些事情。
华佗慢慢恢复了平静,看着断风寒的眼神就像面对一个多年的老友一般,或许他此时已将断风寒当作了叶茂吧。
“老朽与子诚相识已整整二十年之久,那时老朽初到陈留……”华佗缓缓的闭上了双眼,脑中浮现出与叶茂相识的场景,伴随着口中的陈述,泪水仍旧从眼角不断的涌出,其内心对叶茂之死所产生的悲痛,可见一斑。
原来,当年华佗游历四方,施医问药无数,已然声名远播。后途经陈留之时,恰逢叶茂之妻李氏早产,从医者皆无法救之,唯有华佗施以剖腹之术后,叶玄霜这才得以降世。事后叶茂对华佗慕以上宾,对其神技推崇倍至,最后在得知华佗以救治万民之疾为己任的理想时,更是钦佩不已,当即广施钱财为其修建医馆,为其施医赠药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后来华佗有感于叶茂之义,最终与其结成了异性兄弟,这在当时亦成为了一段佳话。
从那个时候起,华佗便想到以这种方法来实现自己医救众生之举,所以一边继续游历江湖施医救人一边游说地方豪杰商贾广施财义,可惜结果却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叶茂那般的仁义善心。一度失望的华佗终究决定回到陈留医馆,择收弟子以广施医德,却不想路过中牟县时,见到不少身患疾病的穷苦百姓,仁心大动,就地问诊施药。可是他倏然不知,自己正是因为这几日的停留,却避免了叶家灭门之祸的牵连。
而后华佗打算离开中牟县时,却不想被那奉父命回乡祭祖的小姐蔡琰截住,蔡琰小小年纪但却十分孝顺,知晓父亲蔡邕身负顽疾多年一直未有根除,闻言华佗在中牟时,当即从老家陈留围县赶至,半道上将华佗截住。原本华佗不愿前去,但闻求医者是当朝名臣蔡邕,当即眼前一亮,从而思索出了那一套自己认定大有可为的方案,立时做出了暂时不去陈留的打算,故而这才引出了后面搭救断风寒的事来。
现在想来,这一切都如同上天的安排一般,实教人感叹天意难测。
饶是断风寒这种不信命运之人,听到这些事情,内心也大是感慨不已,像这种只有在小说或电视里才会出现的剧情,却不想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华佗此时停止了叙述,注视着断风寒的双目之中又多平添了几分慈爱之情,面上终于再次露出和蔼的笑容,道:“贤侄既是子诚爱婿,老朽自不当再视贤侄为外人,初次相见,无有好礼相赠,老朽这里有一本《混元筋经》便赠与贤侄,或许对贤侄今后有所助力。”
说着,便从身旁的木箱中掏出一本全羊皮封订的小册子,递到断风寒的面前。
断风寒双手恭敬的接过,心想这书名倒是没听过,光听名字倒有点像是厉害的武功秘笈,不过翻开一看,却有点失望,除了一些难懂的汉体字外,就只有五幅人体图形,看到这他想起了华佗创作的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