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上, 一辆马车平稳而过。
路旁的柏树青青绿绿, 高大而笔直。
质朴厚重的马车内,一贵妇人靠在素锦裹着的抱枕上,上半身着青灰色罗衫, 下半身则是大红色带褶的襦裙, 额头间点着花钿,高梳流云髻, 细看带着几丝白发的黑发间插着一银根步摇, 发夹鎏金点翠簪花, 花蕊间繁复而错杂。
面色红润偏白,眉目温柔可亲,双眼灵润通透,虽然年老却依旧带着几分年轻的风采, 行止举动大方明艳,一见便知年轻时候定是个妙人儿。
一双虽然看似白净娇小, 实则指间有些不少茧子的手被对面一身紫衣, 面色严肃,眉间却带着几分关心的男子轻轻握着。
那男人见她神色颇有几分忧愁, 便道:“瑛儿,可是身体不舒适。”
女人摇摇头, 只道:“我只是想到这一去, 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京都。”
“平江富裕,虽没有京都的开阔,倒也不失为个好去处。”男子眉间皱了下, 安慰道。
妇人听了后,瞠了他一眼,转而道:“我可是不是嫌弃你任官之处,我是担忧陛下和萧相。”
男子听了后,颇有些摸不清头脑,虽然知道妻子与陛下相识多年,对萧相更是钦佩,面带几分憨意的他问道:“这我就不知了,萧相和陛下不是都好好的吗?”
“你这傻瓜。”女子见了后,笑骂道。
“陛下这几年来,小病不断,荒于政事。我是担心呀,陛下这人一旦走了,萧相可怎么办?”
男子闻言,微微带着严肃的脸一愣,出声说道,“不至于吧,如今内阁已建,就算没有陛下,萧相也不会运转不过来,再说陛下不是好些年都不怎么管政事了吗?”
听了男子的言论,女子只能感叹一声。
这朝中上上下下除了几个知情人以外,谁又知萧相萧灵隐和陛下二人之间的情意,他们最多只知二人君臣相得,只知陛下是个温顺到毫无半分帝王气势的假皇帝,这泱泱大晋,若说权力最盛,名声威望最好的,唯独一个风流无二,文武双全的萧相罢了。
曾经,她也这么认为的,这盛世江山,她年少无知读书时观史书,读到晋朝这一段,总是那么的佩服萧相,不屑那个高高挂起,毫无作为的皇帝。
直到,她来到这片真实的历史,才明白历史又怎么可能仅仅是史书所说的那般简单。
一笔而过,短短十余字,便定下了他这一生的成就。
晋朝慧宗,温和柔顺,乃守成之君也。
历史风云突变,当年辛辛苦苦建立的政局终究也逃不过衰亡的局面,既是得罪了士族子弟,又怎么会有所谓的好名声。
在这个时代沉浮多年的她依旧钦佩萧相,钦佩萧相的才干学问,钦佩他的志向高远,钦佩他的力挽狂澜。
但她更替陛下担忧。
那样一个俊雅无双,本应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游荡于山水之间,吟诗作画的男子,却这一生都困守于皇城之中,从生至死,再也没出过这巍巍皇城,九重宫阙,去见他脚下这片辽阔无比的江山。
犹记当年,九曲回廊,他站在梅树下,转身而望,温雅雍容,大袖飘飘。
她那时便想,这样一个人,若非出生帝王家,定是个风流儒生。
可惜,可惜,幸好,幸好。
可惜他身虚体弱多病,幸好那人陪在他身边。
这些年来,她看着他们一路走来,扶持至今,看着晋朝逐渐兴盛繁华,看着这大晋朝的江山越来越大,看着脚下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越来越富足。
一晃二十五年了,她当年从这副史书上仅仅一句落水而亡的身体醒来时,不过是个年岁十四的小丫头,身处皇宫之中,虽为公主之身,却担忧受怕,几经波折,幸得作为皇兄的他多加照顾。
马蹄声连连,她轻掀开帷幕,遥望路旁青柏,亭亭而立,怔怔想到这些年来,她所经历的。
她这一生,嫁过三次,亡过两个丈夫,人人都说她是丧门星。
当年英俊的白马将军,文雅秀致的探花郎,都在权力的争夺之下,一一丢了性命。
幸好,还有身边这人还在自己身边。
当年那个黑脸傻小子,见了她不敢吭声,严肃的面孔总是让她以为这人嫌弃死了自己。
若不是萧相点明,陛下做媒,他们二人这一生也许就错过了。
这一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京都。
也不知,犹在宫中的陛下又是怎样?
……
此时此刻,繁华喧闹的京城内,正中央居中的皇宫之中,却是肃静安宁。
天边的红晕,夹杂着一抹鱼白,宫殿一角的飞檐重重叠叠,宁静而厚重。
御花园内的浮水游廊内,满池的碧莲,粉白交错的荷花瓣夹着青青嫩嫩的荷叶。
天色已经暗黄,一发不束冠,一身素雅青衣的男子坐在亭中,额间浮着淡淡的细纹,肤色白润,几缕细发飘在额间,修长的手指附在八角重檐庭阁内的方形琴桌上的琴上,轻指拨弄,琴声清越,带起淡淡波涛,最后又归于平静。
亭内的另一男子一席紫衣,圆领大袖,腰间束着革带,系着一金色鱼袋。
此男子看的出来年纪已然不小,但依稀可见其俊朗出众的面孔,尤其浑身的威严气度,令人见之生畏。
此刻他眉间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