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学园生活 第十四节 地外文明的颅内评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类的战争一直没有彻底停下的时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时期到探索深太空的航海员时代,不管资源是贫乏还是充足,似乎人们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同的时间地点,同样的你死我活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不是毁灭,就是被毁灭。

    这是某个平行空间的2200年,人类正式进入太空时代,又被称作第二次大航海时代,最开始是一种被称作朝圣徒的人类,他们带有特殊能力,可以不借助电子仪器找到空间跳跃点,在极其深远的外太空进行以光年为单位的空间快速机动。他们一般是借助类星体以及黑洞进行空间超远程跳跃,但是这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安全,有时在跳跃时会存在一个阿刻罗伊得斯涡流会扰乱空间跳跃,使得进行空间跳跃的人湮灭在强引力之下。

    这些人从银河深处找到了各式各样的矿产,把他们带回了地球,也带回了宜居星球的坐标信息,他们引发了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热情。这时,不仅地球已经人满为患,连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也已经接近上限了。

    但是朝圣徒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当他们长时间远离人群,他们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会变得阴郁,开始发疯,最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是主宰者,极具攻击性,会疯狂的攻击其他人。

    事态越来越严重,引起了普通人类的警惕,人类开始积极寻找可以摆脱朝圣徒的方法,在人类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寻找跳跃点以后,各个国家的政府通过了法令,开始在全球范围捕杀朝圣徒。

    这些朝圣徒聚集在一起开始对抗人类,但是朝圣徒太少了,只有普通人类的万分之一。

    而且,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科技发展很快,人类科学家开发军用武器的速度,人类工人制造武器的速度,人类士兵使用武器的速度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500年,人类几乎彻底消灭了朝圣徒,仅剩下的一部分都是混血,但是奇怪的是,只有当母亲是朝圣徒的时候,孩子才会是朝圣徒,只有父亲是朝圣徒,孩子往往并不是朝圣徒,科学家们认为,与朝圣徒有关的基因最有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遗传来传承下去的。

    从人类第一次发现宜居星球HD85512b已经过去五个世纪,人们第一次发现了地外文明,准确的说,是文明的遗迹。

    人类第一次真正确认了地外文明的存在。虽然只能看到他们的遗迹。

    银河系里面有1000亿-4000亿个恒星,但是在可观测的宇宙内有几乎同样数量的星系——对应每一个银河系的恒星,就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星系。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内的恒星数量大概是在 10^22 到 10^24 之间,据估计,地球上沙子的数量是 7.5x10^18 粒,也就是说:对应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宇宙里就有10000个恒星。科学界对于恒星中有多少是和太阳类似(大小、温度、光度)的还没有定论,通常的观点是 5%到 20%。我们采用最保守的估计(5%),以及对于恒星数量估值的下限(10^22),那么就是说有 5x10的20次方个恒星是和太阳类似的。也就是说对应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就有对应的100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再往后推算,我们就只能瞎蒙了。假设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这些类似地球的行星中,有 1%出现了生命。再假设,那些出现了生命的行星中,有 1%的行星上的生命的智能发展到了类似地球的程度。这就是说,可观测宇宙中存在一百万亿个智能文明。

    事实上有一个公式专门用来估算银河系的文明数量:

    德雷克公式,又叫德雷克方程(Drake equation,又称萨根公式(Sagaion)或格林班克公式(Greeion)),后又称“绿岸公式”(广阔的宇宙就像无边的沙漠

    ,而居住着高度技术文明的星球,就像是一个个绿洲)。由美国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于1960年代在绿岸镇提出的一条用来推测“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银河系内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数量”之公式。已故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也参与了方程的研究并在作品中大量描述,这是对探索地外智慧生命作定量分析的第一次尝试。

    公式1为:N=Ng×Fp×Ne×Fl×Fi×Fc×FL意思为:

    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银河系内恒星数目×恒星有行星的比例×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

    其中:

    N 代表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

    Ng银河系内恒星数目

    fp恒星有行星的比例

    ne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

    fl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

    fc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

    fL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

    公式2为:N=R*×Fp×Ne×Fl×Fi×Fc×L

    公式2与公式1的区别在于R*替代了Ng,L替代了fL。

    R*为银河系形成恒星的平均速率,

    L为科技文明寿命

    如果银河系恒星处于稳定状态(与现代观测相符合),那么R*等于银河系内恒星数目(Ng)除以恒星平均寿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