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们咬死不松口,宫里有适龄女儿的妃嫔见有机会挣扎下, 也哭哭啼啼的闹了许久, 所以这次抚蒙一拖就是半年。
等那个时间段过了,受了女儿们许久体贴的康熙也开始舍不得孩子远嫁, 这事慢慢就没了后续。
转眼到了三十七年正月,康熙巡视五台山,命皇五子胤禛、大学士伊桑阿祭太祖、世宗陵。
此圣旨一出, 顾妩心里就咯噔一下。
她不是大阿哥那种典型的缺爱乖儿子, 会因为康熙从小的偏心,失衡到连明知是做磨刀石, 都会喜滋滋的。
所以康熙一来这套, 顾妩立马就反应过来, 自己这恐怕不是被康熙警惕了,就是他认为以大阿哥的能量,已经平衡不了太子的势力, 这才又替大阿哥找了个接班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历史上这时候,大阿哥胤禔因为三次准葛尔战争, 已经积了厚厚一抹军功。
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能跟太子斗的旗鼓相当, 也能让越来越对太子不满的康熙放心。
而现在, 虽然康熙全力扶着他跟太子打擂台,但没有这军功撑着,他怕是早就敌不过因为屡次监国的太子了。
康熙这才不情不愿的又捧了自己上来, 就同九龙夺嫡时期大阿哥刚一被圈禁,他就又捧了八阿哥上来一样。
至于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三阿哥、四阿哥、九阿哥他们,这就要从时间线说一说了。
康熙三十七年这个时间点,有能力参与进夺嫡的,都多多少少有了点苗头,其他只求自保不想掺和的人,也早就明明显显的做出了姿态。
如一心表现的大阿哥、自己、九阿哥,跟不掺和夺嫡,跟谁关系都过得去的三、五、六、七众位阿哥。
再小的不论,但选的这个祭祖者,明摆着不想当炮灰也不想被当枪使的第二种当然不能选。
而第一种里大阿哥颓势已显,九阿哥因为年龄的原因羽翼未成,都是硬捧不起来的,挑来挑去也就自己这个刚显露头角的新秀五阿哥最合适了。
既能顺势逼太子党一把,看看他们的反应,还能把自己显露人前,让大家帮他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然,前世的雍正走的不是明面上表现的路子,他刚开始一直摆出一副不掺和的样子,一心跟着太子走,后来太子倒台了,他才拉帮子自己上。
不过顾妩没想着等那么长时间,所以她在第二次准葛尔战争后,就明着把自己的野心显示出来了。
毕竟想在短时间内要打造起一副足以造反的班子,走不掺和夺嫡的路子可做不到。
况且以她表现出的军事能力,要是不自己拉大旗铺摊子,恐怕连康熙都也信不过。
毕竟封建时期的帝王,往往连外姓的将军都信不过,哪会容忍一个随时能干掉自己上位的嫡亲兄弟当这个大将军王?
什么样的实力就要有什么样的身份配着,这种时候太谦虚了也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早有这个觉悟,但顾妩没料到这么快,康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威胁性,还快速的把她从暗搓搓占便宜的状态揪到了明面上。
他这人虽然私生活上挺不靠谱,但一旦涉及到皇权问题,立马就敏锐到了她也想不到地步。
果然是自六岁摸爬滚打到独掌大权的康熙大帝,这份直觉真是准得惊人,自己这要是没点底牌,绝对会像大阿哥一样,一步一步的踩进他早已经设好的沼泽里,再也别想爬出来。
哎,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但都到了这份上,再由着康熙这么布局下去,她恐怕连造反也做不到了。
只是,利用她做太子的磨刀石,就要有磨过头的觉悟哦。
……
见胤禛春风得意的祭天,并如自己想的一样跟太子党对上了,康熙才算松了口气。
三月,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康熙封皇长子胤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禧为恭郡王,皇四子胤祉为诚郡王、皇五子胤禛为雍亲王、皇六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祚、皇九子胤禩俱为贝勒。
并为已得爵位的阿哥们赐府邸出宫建府,其中属雍亲王府地段最好,离皇宫再近。
这一下子,新鲜出炉的雍亲王府立马门庭若市起来。
捧到了这份上,打定了主意的顾妩却一点惶恐也没有,只要是内宅往来的事,她一律交给了林绪之,全由他做主应酬。
而她忙着跟一干文武大臣们联络感情,并时不时进宫陪康熙吃顿饭,跑毓庆宫刺激刺激太子,彻底把被捧上头的傻阿哥形象贯彻到底。
这样没几天,吓得德妃嘴角的火炮都起了好几个,每次去请安的时候,她都要话里有话的敲打顾妩几句。
后来见顾妩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她盯着儿子叹了口气,才彻底撒手不管了。
大概是父子两近来的表现太明显,顾妩又把打压太子的力度贯彻的太彻底。
本来还能忍个几年的太子终于有点慌不择路了。
但康熙三十七年六月间,不过三月的功夫,索额图就被太子急召数百次,并创下了一天进十几次宫的记录。
还没等康熙训斥索额图,七月出头,就有数位御史扯出了不少太子·党的把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