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2章 下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爸,企业的生路不在三产之上,不在联营之上。

    而在自身的眼界与工厂的活力之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就跟咱们的部队一样,单纯依靠指挥员能打,是远远不够的。

    规章能够跟上发展的速度,才能真正彰显企业的活力。

    许多工厂受制于冗员,这也是不尽然的。

    单位之中的冗员,一个恐怕就要顶得上三五个工人了。

    拿着近百的工资待遇,做着喝茶看报的老爷营生,许多人看不过眼的。

    我觉着李怀德的考核细则,下一步就该在单位推进的。

    与其让他们呆坐喝茶看报,不如给市场增加一些活力。

    与那些实在没饭辙而选择从商的人相比,他们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无论在眼界跟知识上,还是对条文的理解上,他们比普通人都是有很大优势的。

    现在正是变局的时候,不趁着现在解决将来的问题,将来遇上了这种问题,就没法解决了。”

    听贤婿展开之后,杜老爹这边眉头一展,趁变局解决将来的问题,这话就切中要点了。

    风停雨歇之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也是个问题。

    许多闲着的人,也确实是裹挟力量中的一员,精简,不是想不到,而是涉及到的问题更多。

    听到贤婿长痛不如短痛的说法,杜老爹这边的念头,也就一下坚定了。

    冗员身后就是冗费,如今许多地方修路的钱都拿不出来,这也不是什么瞎话。

    至于贤婿所说,企业的路不在三产之上,这点也正是杜老爹等人正在面对的问题。

    许多问题,对李胜利跟杜老爹都是一样的,问题避免不了,无非需要找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式。

    路是一定要走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就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了。

    而李胜利这边,就是有从结果到过程的推演,许多事,无非事后的诸葛亮,更加高瞻远瞩一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不是一句虚话的,在这,李胜利的经验,作用就相当大了。

    就跟南边娄氏企业的试点一样,如今都是在层层保护的关口附近开展的。

    说句难听点的,虽说那边以后的经济体量不小,但现如今,小几十亿美刀,差不多也就到了容量瓶颈了。

    除了娄氏企业的十大产业,其他的产业,几乎都是短平快的加工业,或是说轻工业。

    商品外销的同时,也会有相当部分的产品内销。

    如今有外资跟港资的,也不止关口一地,但实际的状况都被限制住了。

    就跟松下等岛上企业一样,过高的产品力,对公家厂子的冲击力太高,倒春寒开始之后,已经被限制省外的销售了。

    这种现状,在李胜利看来也不是坏事,总要给公家单位一个喘气的机会。

    别的不说,从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这类原始的三大件,到现在电视、冰箱、洗衣机,新的三大件。

    市场的需求就是天量的,一两年之内,进口连带生产线的满负荷运转,也让岛上企业,看到了十亿人大市场的潜力所在。

    而公家单位的转型,也在进行之中,引进国外产线,这边才刚刚提上日程。

    肖凤执掌的骄阳国际,已经在国外打包了几百条,电视、冰箱、洗衣机的老旧生产线。

    这也让许多人的尝试落在了空处,因为骄阳国际的运转,是靠资本来推动的。

    许多生产线的实控人,说白了就是杜娇阳在大洋彼岸掌握的资本。

    除了产线之外,骄阳国际一同打包的还有一些产业工人,每条生产线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别人看不到这样的灯下黑,惯于做灯下黑营生的李胜利,是不可能看不到的。

    这大几百条,已经运抵,或是正在运输,亦或是正在打包的生产线,就是他在港城悠闲日子里的作为了。

    “这跟你在津门港囤积的生产线也有关系吧?

    具体说说那些生产线的作用,按住不出手,一机部跟二轻局那边都有意见了。

    你那几百条生产线,差不多都已经被人预定了。

    你以为你是怎么回来的,没有那几百条生产线牵着,杜鹏丈人也不会先给你一颗定心丸的。

    这类产线投产,需要很多专业人才。

    你的意思我大概清楚了,冗员先到单位,适应不了单位就到市场,很好的梯次。

    这样逐级下推,我们身上的压力就小的多了。”

    经历过停职之后,杜老爹的宏观眼界也在飞速的扩张。

    如说的一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许多时候,低头疾进,是很难看到自身路径的。

    压力重重之下,被迫不得不停,也让杜老爹有了充足的时间回瞰。

    回瞰的同时,杜老爹也整理了一下贤婿的建议,与之前的评价一样,自家的贤婿不仅是个好贤婿,更是个好师爷。

    人之前给的谋划都是全局的,之前看不到,是因为杜老爹专注于眼前事。

    事后回瞰,杜老爹的宏观眼界,也随着脚步的暂停而飞涨。

    停职之前,杜老爹的心里还是有野望的,如今亲家那边,也实实在在的给他上了一课。

    有些时候说了算,并不需要坐在相应的位置上,如贤婿这般,小人物做大事,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爸,津门港那边的生产线,跟之前的物资一样,算是给您的见面礼。

    但这里面,也有港资朗月国际的部分股权。

    这样一来,产线的引进与铺装,就不用外汇了。

    至于给谁不给谁,就看哪个厂子的报告写的漂亮了?”

    听着贤婿的说法,杜老爹的双眼明显的一亮,喝了一盅黄酒,吃了几颗黄豆,他也不夸赞,只是独自品味着嘴里淡淡的药香。

    让企业挖走单位的人,这显然比直接清退要柔和的多。

    这样一来,产线的归属,就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合资,关口那边已经做的相当完备了。

    贤婿李胜利带着一众港资,也为合资、独资,竖起了高高的门槛。

    虽然在利税之上,这些企业不能跟公家单位相比,但在对市场的作用上,这些企业还是占有相当优势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