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41年1月1日,保加利亚首相菲洛夫教授离开索非亚到维也纳去“就医”在那里从1月2日逗留到7日;里宾特洛甫在参加将于1月8日到9日在上萨尔斯堡举行的德国元首会议之前,秘密地接见了他。此后不久,马季斯特拉蒂(当时是意大利驻索非亚公使)就告诉齐亚诺,他认为,保加利亚虽然不肯公开参加轴心国,可是它会听任自己受到侵犯而“不作多大抵抗”但当墨索里尼和齐亚诺于1月19日到20日访问伯格霍夫时,里宾特洛甫却告诉齐亚诺“特别由于博里斯国王的优柔寡断的性格而造成的”种种困难,现在都已克服了,他说,大概在2月底的时候,保加利亚将加入三国公约。俄国人毫不掩饰他们的懊丧。他们通过塔斯社连续发表了象1月12日发表的那样的公报,声称,如果德军已经渗透入保加利亚领土,那就大大违反了俄国人的意愿。1月17日,莫洛托夫在提到德军在罗马尼亚集结的情况后,向舒伦堡提出抗议说,苏联政府已经一再“要求德国政府注意,苏联把保加利亚的领土和把海峡看作是它的一个安全区域”因此,不论有什么外**队在那些地方出现,都将被看作是侵犯了俄国的“安全利益”里宾特洛甫在伯希特斯加登责备了意大利人后,又在1月21日从富施尔发给苏联一份措词粗鲁的复文,他说“德国政府自然毫无意图去侵犯苏俄的任何安全利益,即使德**队通过保加利亚的话,那也丝毫无此意图”

    接下来的情况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保加利亚这时的局势扑朔迷离,谣言四起,不是说德**队已经开到,就是说保-俄条约已经签订了。德国人越来越象是保护者,去保加利亚的德国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陆军元帅李斯特,他于2月初到了保加利亚。2月8日,他同保加利亚参谋总部进行会商,保方同意为德军提供粮食和运输工具,以换取德国的保护。保加利亚的将领们要求德国在占领他们的国家十天之前通知他们。会议结束时达成了一项秘密协定“先进攻希腊,最后进攻土耳其”罗马尼亚也参加了这个协定,但是保加利亚军队“将不承担进攻上述两个国家的义务”双方谈到,保加利亚即将加入三国公约,并经双方同意,军事行动将在“伪装”下立即开始。因此,保加利亚就在1941年2日17日同土耳其缔结了一项新的互不侵犯和友好条约,德国的报纸和亲德的报纸都为此事欢呼,十分恰当地称之为德国外交的胜利。

    最后,舒伦堡于2月28日接到指示,要他在当天晚上通知莫洛托夫,保加利亚将于次日加入三国公约。保加利亚的代表、首相兼外交大臣菲洛夫于3月1日到达维也纳的贝尔费德雷宫向德国作最新的效忠表示时,受到里宾特洛甫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舒伦堡把保加利亚驻莫斯科公使已经通知了维辛斯基(当时任副外交人民委员)的内容,再通知莫洛托夫,即德**队将立即从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俄国人听到这消息后非常恼火,但又无能为力。继“马里塔行动”之后,必然会采取“巴巴罗萨行动”哪里还有时间去营救海峡呢?

    第二次贝尔费德雷裁定和占领保加列亚都说明了德国外交的特点,因为在上文我们已经看到,这两件事都是依靠出其不意地进行威胁与玩弄诡计双管齐下的传统手法来达到目的的,这种传统手法确是经过希特勒-里宾特洛甫的巧妙运用而登峰造极。每一次,与其说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不如说新的争论又被制造了出来。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暂时仍保留着一种附属于别国的独立地位,但是在德国的敌方看来,这样反使两国遭到的损害更大。当墨索里尼模仿希特勒的做法时,却引起了希腊的反抗;当德国元首自己企图用计谋来智胜南斯拉夫时,尽管那里的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有着世仇,他的外交手腕也还是失败了。

    [加为好友]

    108楼中国龙魂武警少校发表于2006-7-820:02:54

    第五节战争头两年内英联邦的反应

    到1940年底的时候,对英伦三岛的进攻已经被挡住了,这就使英**队有可能转而至少采取一部分攻势。可以进行反攻的地区首先是北非和东非,1940年和1941年的几次大规模战役就是在那里展开的。这个战略因素将给英联邦带来一些间接的然而是重大的后果,因为立刻可以用来增援这一中东地区的部队,大部分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在西部沙漠、希腊、克里特、叙利亚、伊拉克、阿比西尼亚和波斯等地作战的部队中,联合王国的军队虽占不小的比例,但基本上却是英联邦的军队。这些军队都在联合王国将领——先后有韦维尔和奥金莱克——的指挥下作战,但是,在整个这段时期内,英联邦各国的军队保有其国家独有的特点,每个英联邦国家完全各自负责训练和装备自己的军队。从来没有组成过一支象1951年在朝鲜组成的英联邦师那样的部队。可是,英联邦的高级军官所指挥的范围,却超过了他们自己那个自治领的军队。帝国澳大利亚军的指挥官布莱迈少将担任了中东地区的副司令官,新西兰的弗赖伯格将军(后为勋爵)受权指挥驻克里特岛的英国、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军。来自自治领部队的其他军官,则在该地区担任了参谋或专家的职务。

    英联邦各国向中东战区派遣的军队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将使英联邦各国政府完全牵连进在那里发生的外交和战略方面的问题。英联邦各国之间通常用来进行磋商的方法得到了加强,一是通过联合王国政府同来访的英联邦各国部长在伦敦进行的直接讨论,二是丘吉尔同其他英联邦成员国总理之间频繁的电报往返。在法国沦陷后发生的第一个直接与自治领有关的大问题,是作出封闭滇缅公路的决定。1940年6月,日本要求英国政府不再让战争物资经由滇缅公路输入中国。英国政府与各自治领商议后,于7月18日同意了日本的要求,尽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这一决议表示担忧。这个绥靖行动只实施了三个月。英国政府原来希望,这样一来,远东问题将可和平解决,但是后来证明,这种希望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在1940年9月27日日本同轴心国签订了一个为期十年的条约,条约承认了日本要求在东亚称霸的权利。

    与整个英联邦有关的第二个重大的战略决议是,1941年春派英国和自治领的军队去保卫希腊。能够远征到希腊去作战的军队,大部分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远征军。由于这次远征显然非常冒险,因此这两个自治领政府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英国同两国进行了充分的磋商。史末资也前往开罗同这时担任外交大臣的艾登和帝国参谋总长迪尔陆军元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尽管南非军队没有直接牵涉进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后一致决定向希腊派遣远征军,但是两国政府对派兵的结果都非常担心,并强烈要求,必须预先为撤退这些军队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到时候有必要撤军的话。

    在这些战争岁月里,史末资陆军元帅(1941年中,他被授与这一更高的军衔)在英联邦各国的这些磋商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与丘吉尔的长期友谊,以及他在1917年时担任过帝国战时内阁阁员的经历,使他的看法具有相当的威信。1950年9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讲话时称赞这位陆军元帅说:

    在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