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咸阳门仲父荐魏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声。

    “孤王再不想见到她,她不配为人母,更不说为国母。”嬴政的话斩钉截铁。杏娟大有破釜沉舟之意:“大王若不收回成命,臣妾就不下宝殿。”

    “要孤王改弦易张,除非是日出西方。”

    他们夫妇在殿上僵持不下,中大夫力土出列跪倒:“大王,臣有本启奏。”

    “讲来。”

    “臣以为,王夫人之言句句在理,即便她不上奏,臣也要上本。大王贵为一国之尊,不当对生母如此。”

    “孤王主意已定,有再敢为太后说情者,定斩不赦。”嬴政脸色逾加难看,“力土大夫,退下吧。”

    “大王应纳忠言。”

    “力土,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文死谏,武死战,为臣尽忠,乃是本分。”力土毫无惧色,“臣这颗头早就交给大王了。”

    “如此说,你认为孤王是昏君了?”

    “不孝亲母,就是昏君。”

    “推出去,砍了!”嬴政怒不可遏。

    国王令下,谁敢不遵,武士将力土推下宝殿,力土竟然不求情,推开武士,自己昂首下殿。

    少时,武士将人头呈验。

    嬴政看过,挥手令武士退下。他板着面孔看着杏娟:“夫人,你可以下殿了,孤王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臣妾也说过了,大王不收回成命,臣妾是不会下殿的。”

    又有一位大夫出了朝班:“大王。”

    “你先不要开口。”嬴政抢先拦住话头,“你要明白,我身为秦国国王,乃一国之主,说出的话是不可更改的。千万不要为太后说情,如果说情,那就难免步力土后尘。”

    “大王,臣就是要为太后说情。”

    “好了,不要再讲,你这是自取其死。”嬴政大喊一声,“推出去,斩。”

    少时,武士又将人头呈验。

    如是者三,进谏的大夫接四连五,不到半个时辰,嬴政已是连杀了二十七人。一时间,殿上的大臣都被震慑住了。魏缭看在眼里,似有不平之色,将欲出班谏言。他与李斯对视一眼,李斯急用目光制止。

    嬴政暗暗有几分得意,王者的权威发挥了效力,扫视群臣一眼:“没有国事需议,今日的早朝到此结束。”

    执事太监上前禀奏:“大王,齐国人茅焦求见。”

    嬴政转问李斯:“此茅焦何许人也?”

    “是位饱学之士,人才也。”

    嬴政还是爱才的:“宣。”

    茅焦上殿长揖一拜:“大王。”

    嬴政皱起了眉头:“见了孤王,为何不跪。”

    “在下悔不该千里迢迢前来投奔。”

    “此话何意?”

    “小人在齐国,闻听大王礼贤下士爱惜人才,适才在殿下方知,大王乃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大胆,尔竟敢诽谤孤王,难道就不怕丢命吗?”

    “大王已连杀二十七人,在下得悉上天有二十八宿,小人若能接踵而亡,恰好凑够二十八宿之数,岂不快哉!”

    “尔自齐国来,只见孤王杀人,然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贵国国王对犯有死罪之人,难道就不杀吗?”

    “当杀者自然要杀,但这些人未必当杀。”

    “他们藐视孤王,视王谕如儿戏,孤王再三申明,不得干预太后之事,他们仍一意孤行,以身试法,被杀乃咎有自取。”

    “大王,且不论他们当死与否,”茅焦掉转话头,“小人请教一事,立国何以为本。”

    “自然是以孝当先。”

    “大王言之有理。”茅焦反问,“孝为立国之本,大王为何弃生母于冷宫,致百官寒心,天下万民失望。”

    “太后是为生母,但其不守妇德,做出不齿之事,使孤王颜面扫地,难道还不该惩戒吗?”

    “大王,小人再请问一事,大王后宫有嫔妃宫娥多少?”

    “这,”嬴政顿了一下,“想来不下千人。”

    “男欢女爱,人之所欲,大王后宫嫔妃如云,尚且不嫌其多。何不念太后中年孀居,冷清寂寞难耐,与嫪毐通,虽为妇德所不容,但亦人之情yu所难免。欲惩其过,尽可责其道德操守,怎可泯灭亲情贬母于冷宫。岂非毁及人伦,有失王德,为天下人所不齿。又何以治国,何以服众?”

    “太后不只有失妇德,是她造成嫪毐之乱,险些毁孤王性命,夺去我大秦大江山。”嬴政态度已是趋软。

    “嫪毐谋叛,乃是他丧心病狂,与太后何干?而在关健时刻,太后还是宁要王儿不惜情夫,这一点足以洗刷她的过错。”茅焦此刻纳头而拜,“大王,在下乃齐国小民,您乃上国英明之主,今不避斧钺冒死进谏,为的是秦国强大,如何对待太后,大王三思。”

    “当时气愤难以平抑,操之亦急,现今思来,似有过分之处。”嬴政已是有所悔悟。

    茅焦再谏:“大王,贬黜生母,违逆人情,背离公理,二十七位大夫,意欲匡正大王过失而献身,愿他们的血不要白流。大王情系母爱,弘扬孝悌,使天下归心,万民拥戴,秦国更加富强,国人更加欢乐升平,岂不幸哉!”

    嬴政反问:“先生来自齐国,与太后无干,进谏自无一己之私,但孤王如不纳你之谏言呢?”

    茅焦仍是犯颜直谏:“大王非坐享富贵之辈,乃囊收天下之雄,有经天纬地之才,当配包容江海之量。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而杀戮忠臣,断绝言路,必陷孤立,则将众叛亲离,重蹈夏桀、商纣之覆辙,将遭至国破家亡。”

    嬴政脸上现出愠怒之色:“你竟将孤王与前代暴君类比,真要凑够那二十八宿之数吗?”

    茅焦袒出臂膀,面无惧色:“小人早已申明,为了大王的名声,为了秦国的强大,情愿一死。”

    “你当真就不怕死?”嬴政面色冷峻,“人死不能复生,空有满腹文韬武略,岂不可惜!”

    “二十七人已死,在下一片丹心已陈,又何惜七尺身躯,唯一憾事,即太后之冤未平也。”

    “哈哈哈!”嬴政大笑起来,并走下龙位,阔步来到茅焦近前,伸出双手将他搀起,“先生真乃忠义之士。”

    茅焦诧异地问:“大王不怪小人言语尖刻?”

    “先生本齐人,为了秦国冒死进谏,言语在理,孤王知错即改,决定纳谏。”嬴政表明了态度。

    “大王英明。”茅焦再次跪倒顿首。

    杏娟一旁早已喜泪交流:“大王,真乃明君,但不知何时接太后还京?”

    “接太后事小,明日即可驱车大郑宫。”嬴政返回座位,“有幸得到茅焦先生这位大才,是我大秦的福分,是我嬴政的造化,孤王要给先生一个展示才能的用武之职。”

    “谢大王。”茅焦深深一揖。

    小麻子手拿一把红红的烙铁,走向韩国的细作,先在他的衣服上试了一下,衣服嗞啦冒出了一股青烟:“瞧见了吧?这要是烙在皮肉上,可就是皮破肉烂哪,别遭这个罪了,说吧。”

    细作从郑国府里出来,就落入了小麻子手中,他向后闪躲着:“大爷,我就是郑国的一个亲戚,从韩国来给他捎个话。”

    “编,只怕你编不圆。”小麻子冷笑几声,“什么亲戚,是姑表亲还是舅表亲?捎的什么话?等和郑国一对质,你就全露馅了。”

    “大爷,真的是亲戚呀,他是我的表兄。”

    小麻子发烦了:“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那你就尝尝这烙铁的味道吧。”说罢狠狠地向他的胸脯触去。

    一缕黑烟冒起,一股腥臭的气味传来,细作啊的惨叫一声,胸部已是黑糊糊模糊一片。

    “怎么样,要不要在你的脸上再留个印记?”

    “不要啊,不要!”

    “那就痛快交代。”

    “大爷,郑国是韩王派来的内奸,游说秦王修建水渠乃是疲秦之计,使之暂时无力进攻韩国,以保韩国的生存。”

    “他和吕不韦可有勾结?”

    “郑国到秦后,曾给吕相送过五百金,求他玉成修渠之事,郑国只说要当水尉,并未明言疲秦之计。”

    “都是真话?”

    “句句实言,不敢谎骗。”

    “早这样竹筒倒豆子全都交代了,何苦还受这份罪!”小麻子晃晃烙铁,向赵高请功去了。

    下朝的路上,李斯见魏缭心事重重的样子,凑过去问道:“先生,你和大王交谈甚欢,颇受大王器重,理应兴高采烈才对,却为何无精打采?”

    “不说也罢。”

    “想这秦国,也只有我同你相识,这心中话不与我讲,你又去说与谁。”李斯劝他,“别闷在心里,说出来痛快,我也帮你拿拿主意。”

    “李大人,我悔不该来到秦国。”

    “这却为何?”

    “秦王不可与之相伴。”

    “何以见得?”

    “半日一夜的接触,使我已深谙其人。他高鼻长眼,鸟胸豺声,少有恩惠,心如狼虎。不如意时常谦卑,一旦得志易吃人。在下本一布衣,而秦王待我为上宾,这是极不正常的举动。今目睹他连杀二十七人,说不定何时不高兴,我也就难逃活命了。”

    “那先生的意思是……”

    “我要尽早离开咸阳。”

    “先生之言似是而非,恕我不能苟同。”李斯自有他的见解,“大王虽说脾气暴躁,但爱惜人才却是古今少见,即如对待先生,其破格相处系发自内心,先生何故多疑。”

    “也许是我多虑了。”

    “先生,万勿不辞而别。李某料定,旬日之内,大王必会重用尊驾,不妨再等一等。”

    魏缭倒有些犹豫不决了:“那就且看几日再作定夺。”

    洛阳的文信侯府,今日是格外的热闹。大红灯笼在府门高悬,斗大的寿字金光耀眼。门前的街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绝于途,大门内成群的乐手吹吹打打笙歌不停。吕不韦的几个儿子在府门前不住地迎迓接踵而至的宾客。且不说远自咸阳的达官显贵,就连关外六国也都有官居高位的贺寿使臣。

    小麻子的腿子依然扮作乞丐,在吕不韦府门前流连。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喜堂上,欢庆的乐曲响起,欢快的花枝舞跳起来。十二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翩翩起舞。在众人喝彩声中,少女们齐声欢唱起来:蟠桃宴,祥云瑞彩。

    众仙家,鹤翔凤来。

    福禄寿,三星拱拜。

    祝玉皇,万喜康泰。

    大秦国,威服四海。

    文信侯,公侯万代。

    吕不韦兴高采烈地举起金杯:“各位使臣,各位大人,本人已不在相位,承蒙不弃,前来添寿,本侯不胜感激。”

    在座者百十人同举酒杯:“文信侯千秋万寿,福寿绵长!”

    “来呀。”吕不韦呼唤一声。

    早已等候的下人应声走上:“侯爷有何吩咐。”

    “将礼物呈上。”

    “遵命。”

    下人走下,少时二人抬着一个大漆盘返回喜堂,揭去苫盖的红绢,露出来满盘黄澄澄金灿灿的寿桃,俱是纯金打造,皆与真桃一般大小,众人无不惊讶。

    “感谢各位远道前来,并都备有寿礼。本侯无以为谢,以此金桃略表谢忱,万望各位笑纳。”吕不韦向全场一躬。

    众人尽皆称道不已:“侯爷真是大手笔,这些黄金换别人那是舍不得的,我们愧受了。”

    下人向在座者逐一发放后,吕不韦又吩咐:“今日本侯寿诞,自应普城同庆,将备好的一笸箩铜钱,全都扬到府门之外,让乞丐和贫民百姓小孩子们,高高兴兴抢去吧。”

    下人遂将满满一大笸箩铜钱抬到了府门前,就像扔土块一样,往大门外抛去。府门前的各色人等无不趋之若鹜,抢个昏天黑地一塌糊涂,彼此间甚至在对方手中强夺。有人争得头破血流,依然是互不相让。

    小麻子的那个腿子,他虽是乞丐打扮,但却不去人群中抢钱,而是站在一旁做壁上观,不时地发出几声冷笑。(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