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2章 中Z部领导来考察调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数年轻有干劲的机关干部,纷纷报名担任“第一书记”,以求建功立业。

    有施展才能的一方舞台,有提拔晋升的政策保障,有合理合法的额外经济收入,何乐而不为?

    很多退出一线职务但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同志,也都加入包村驻村大军,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

    本来,他们很多人都是不甘心的,50多岁,正是经验和身体达到顶峰的时候。但因为干部梯队建设的政策不得不退休,年纪轻轻就过上了“提笼遛鸟”的退休生活。不仅对他们个人事业是一种“毁灭性”打击,对于党和政府的工作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第一书记”制度,无疑解决了这个问题,给这些老领导、老干部新的岗位和机会。

    一个村子虽然不大,村书记的地位也不高,但却是一级组织,是妥妥的一把手。

    而且起点很低,只要用心干,用力为,很容易出成绩。

    人都有做一番事业以获得外界好评的欲望。

    很多老干部毫无保留,把自己的经验、资源、能力扑到农村建设上,做出了突出显著成绩。

    获得了比原本工作岗位更大的成就感,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还有无数大学生纷纷心甘情愿成为田间地头的村干部。

    在过去,村干部给外界的印象是“傻大粗”。

    可现在,年轻的村官却成了新的潮流。

    有好事者惊呼,这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上山下乡”。

    但这次,却是有志青年争先报名,志愿建功立业。

    在乡村中挥洒自己的青春,积累政治资源,无疑对他们的仕途之路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人生好的开端。

    村干部拿上了工资,可以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村党务事务上,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农村党员发展得快了,农村青年的入党积极性高了,有的压根就不出去打工了,而是在服务家乡中寻找机会,当乡村能人、致富带头人。

    农民是最首接的受益者,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三通一平是最基本的,还有道路硬化、村容整治、家电下乡..........

    还有孤寡老人、病重老人,有相关的政策、额外的补贴,让他们更加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公平正义。

    在相关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以及上下干部齐心协力努力下,西州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开门红”,成绩卓著,美名远播。

    梁江涛最会造势,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汉西日报、汉西电视台等一系列中Y媒体和地方主流媒体来西州采访报道,形成一波波新闻报道“轰炸”,进一步形成了庞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一时间,各地各单位纷纷到西州考察学习。

    不只是汉西省,好多外省地市以及央企、国企、事业单位都来了。

    至少都是党委副书记带队,还有的由党委一把手带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