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过年(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去每年正月十五那一天苏缨都会上街看花灯,现在城里的花灯越做越先进,越做越现代化,都是啥龙腾虎跃,和谐社会什么的,沿街的那种小花灯摊子倒是越来越少了,她小时候还流行猜灯谜什么的,近年也很少见到的了。

    但今年这个正月十五与往年不同,既是元宵节又是桂园村一年一度的迎年赛会。

    迎年是J省民间传统节气时俗,也称为迎年赛会。一般在农历每年正月初十以后举行,月底结束,今年桂园村就正好放在正月十五这天。

    这迎年赛会是以村为单位,或者数村联合,像蒋家村这种比较富庶的村就是自己搞一个迎神赛会,而桂园村只能和周边其他几个经济不好的村一起联办。

    用八抬大轿请出当地所供神像,像泰山神、白马王、尚书公、临水奶等主神,加上神的部属,如白须、孩儿弟、七爷、八爷等“答骨”像(一尊竹架制成的神像由一人顶着摇摆而行),衬以地下坪(演员化装历史故事的一个场面,坐一小车上由人推动行走)、陆地行舟(把彩舟套绑在演员腰上,在陆地行走,象征坐船)、马上吹、肩头坪、舞龙灯等节目,在锣鼓鞭炮声中结队巡游各村街,群众夹道观看,煞是热闹。

    这场面自然是极为壮观的,苏缨在一边拿着照相机猛拍,这些抬神的、舞龙的、敲锣打鼓的全是村民们自己上阵,也做得像模像样,村里不少青壮都参加了,苏缨看到梁九鼎踩着高跷,他的儿子女婿抬着神像,还有张得宝敲着锣……兴奋得她直拍手叫好。

    她小时候也见过这种迎神赛会,那时候是外婆带着她去乡下老家,也是这般热闹,放了一整夜的鞭炮,真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一直闹到半夜才渐渐平静下来,虽然是大冬天,但两人都热得出了一身汗,人太多了,又兴奋地说笑,回到家时苏缨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太过瘾了,简直就是狂欢节嘛。”苏缨回到家还是意犹未尽。

    “梁叔不是说去年的‘七月半’做得不尽兴,今年要好好热闹一下呢,到时候又有的你看的了。”林达口渴得很,一进屋就拿起大茶杯猛灌。

    “七月半”是农村的叫法,其实就是中元节,也是J省的传统时令节俗,用方言讲就是“做半段”。半段,指一年之半,被列为村里仅次于过年的大节,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本家人发展到宴请宾客,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鬼魂”,现在的“七月半”其实已经成了迷信的鬼节,大搞普渡。

    J省的风俗是在这一天各乡村为了互相邀请,各定宴客时间,只要是七月,不论那一天都可以过节。富足之家以客多为荣,连续饮宴数天,甚至请评话、演戏剧以娱宾客,耗费巨大。

    去年的“七月半”村里只办了几桌酒席简单地吃了一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啥钱,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青壮们基本都在城里打工,也热闹不起来,梁九鼎他们有去参加蒋家村的“七月半”,据说办得挺大,回来之后还挺受打击的。

    正月十五过后就算出了年,在城里打工的村民逐渐回城了,村里又冷清了下来,不然新年之后就是春天,虽然气温没有明显回升,但是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苏缨和林达窝在椅子上,吃着火锅,虽然过了年是新春,但还是冷得很,“要是能像北方那样弄个炕该多好啊。”

    “做梦吧你,要真弄个炕,等过几天天气热了,有你受的。”林达滋溜滋溜地吃着涮牛肉,这雪花牛肉味道就是好啊,又香又鲜又嫩,在红油辣酱味碟里一蘸,那味道啊,简直像做了神仙一样。

    “不一定要火炕嘛,既可以坐在上面吃东西,又能躺着休息,冷的话还能抱床棉被暖脚,多好啊。”苏缨的手也没停,什么羊肉啊海鲜啊,拼命往里放。

    ————————————————————————————

    继续厚着脸皮求打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