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冤家路狭血口攀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叫花得意地道:“这就是咱们要饭的神通了,老实告诉你老弟吧,凡属大户人家,咱们总有几个眼线耳目,不然的话,谁家有婚丧喜庆?谁家在设宴待客?咱们要饭的怎会事先知道?”

    康浩点点头,微笑道:“不论消息是否真实,都值得一锭元宝,只是,你我两度相晤,又承你赐告这么重要的消息,我还没有请教你的贵姓大名?”

    老叫花笑道:“老要饭的姓郝名百通,外号‘郝碎嘴’,你向要饭花子打听,没有不认识我的。”

    康浩称了声谢,将银元宝塞进郝百通手中,转身向西奔行。

    那郝百通忽然叫道:“喂!老弟,你还要去西城么?”

    康浩却步诧道:“为什么不去?”

    郝百通哑声道:“霍家丫头把你的行踪全告诉了罗承武,如今他们人多,又都在火头上,老弟,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还是别去的好!”康浩仰面笑道:“正因为那些倚多为胜的匹夫都在,我更是非去不可,一则证实这消息的真假,二则报复承天坪辱师之仇,你若不怕血沾到身上,也去看看热闹如何?”

    笑语未停,人已凌空射起飞掠而去。

    老叫花郝百通并未跟去,却双手捧着那锭雪亮的银元宝,意味深长地轻笑道:“小魔剑一身武功已尽得老魔剑真传,这场热闹有得瞧哩!”

    破鞋一转,踢踢蹋蹋消失在夜色中。

    康浩身形似箭,直趋西城,转瞬来到城楼前,扬目一望,城上俏生生立着一条白色身影,霍玉兰早巳等在那儿了。

    今夜的霍玉兰,浑身白色孝服,连剑穗也是白色,柳眉带煞,风眼含冤,虽未麻衣棘冠,神情跟三月前初登承天坪竟颇相似。

    当她瞥见康浩如约而至,娇躯不禁微震,螓首一昂,冷冷道:“想不到阁下真敢应约。”

    康浩立即反唇相讥道:“在下也想不到姑娘竟会先到。”

    霍玉兰一怔,道:“我是主人,为什么不该先到?”.康浩哂道:“姑娘纡尊先至,恐怕是为了便于布置,好对付我这个客人吧?”

    霍玉兰身形剧震,刹时面红过耳,银牙暗挫,点头道:“不错,阁下说对了,为报父兄血仇,我不惜任何手段,也没有任何顾忌,今夜西城门外,早已预伏高手,端正如果胆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康浩仰天大笑,鄙夷地道:“什么高手?不过是那几个倚多为胜的无耻鼠辈罢了,姑娘何不把他们叫出来,彼此当面作一了断?”.霍玉兰冷哼出声,伸手一指城外土岗,沉声道:“那儿僻静宽敞,正好放手施为,阁下可有胆量去岗上一搏?”

    康浩傲然道:“客随主便,姑娘请带路。”

    霍玉兰冷冷扫了康浩一眼,对这个狂傲的敌人,心中倒颇有几分钦佩,纤手微抬,低说了声:“请!”腰肢轻折,飘落城外。

    康浩洒步相随,蓝衫飘飘,举步从容,竟然毫未将三大门派高手放在眼中。

    那座土岗如砚台,四周方正,顶端平坦,岗下竹林环绕,一衣带水,景色宜人。

    行近岗下,康浩忽然脱口赞道:“好一幅如图美景,在下真该代四门三派感谢姑娘的盛情。”

    霍玉兰微愣道:“谢我什么?”

    康浩傲笑道:“姑娘替他们安排好如此上佳埋骨之所,那些无耻老匹夫,应该死而无憾了。”

    霍玉兰哼道:“只怕今夜埋骨岗上的,会是阁下。”

    康浩笑道:“放心,在下才疏德薄,还没有这份好福气!”

    两人一面斗差点此,一面飞步登上土岗,刚穿出竹林,却同时吃了一惊,双双止步。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血污和残尸,地上散落着断剑兵刃,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倒卧在血泊中,死状惨不忍睹。

    霍玉兰目光疾扫,首先发现“峨嵋哭笑二僧”同被拦腰斩成四段,恒山尘道长也被利刃由头至胯劈成两半,其余上同门师兄弟,不是被枭首,就是遭断去四肢,血淋淋几乎找不到一具全尸。

    不!唯一尚称齐全的,是被一柄长剑贯穿太极牌,直挺挺钉在地上的“霹雳神翁”罗承武,但双目已遭挖去,剑身穿过左肩膀骨,尸体犹在颤抖,好像还没有断气。

    霍玉兰遽睹惊人情景,吓得目瞪口呆,连叫喊也吐不出声音,片刻之后,才想到去看看罗承武是不是仍然活着?

    她莲足甫动,康浩已抢先一步,闪身向罗承武奔去。

    显然,康浩也被这意外变故惊得忘了自己的来意,扬手-指,先点了罗承武左肩穴道,一手迅速拔出长剑,另只手已抄向伤者背部命门大穴,真气循掌发出,源源攻人对方体内。

    罗承武浑身猛然一震,嘴角牵动了几下,似欲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霍玉兰飞步亦到,沉声叱道:“你想干什么?”

    康浩道:“这是唯一活口,姑娘快问问他,是谁下的毒手!”

    霍玉兰这才恍悟他并无恶意,暗骂自己糊涂,竟忘了及时追问凶手。

    于是,歉然点了点头,立即半跪俯身,大声向罗承武耳边叫道:“罗伯伯,你能说话吗?”

    康浩急道:“姑娘别问这些闲话,先问凶手是谁要紧。”

    霍玉兰脸上一阵热,忙又大声问道:“罗伯伯,你快告诉侄女儿,是谁下的毒手?”

    罗承武嘴唇连掀,却只闻喉头轻响,听不到语句。

    霍玉兰急得要哭,眩然道:“唉!不行呀!他已经说不出话了,怎么办呢?”

    康浩伸出左手,紧按罗承武前胸,右手忽然一收一吐在他背部重重拍了一掌。.罗承武登时一声呛咳,口中射出一大块淤血,正吐在霍玉兰身上。

    淤血吐出,神志似乎略为清醒,也能喃喃出声了,只听他喘息着说道:“是是”

    霍玉兰顾不得污脏,大声问道:“是谁?凶手是谁?罗伯伯你快说!”

    罗承武断断续续道:“是是那是那”

    霍玉兰嘶喊道:“究竟是谁啊?”.

    又对康浩道:“我励口些力,他就快说出来了。”

    康浩点点头,双目一盖,奋力催动真气。

    真气鼓荡之下,罗承武终于进起全力,吐出三个清晰的字:“是那杨君达”话完,人已如油尽灯灭,颓然逝去。

    但这三个字,却像千斤重锤般,狠狠击在康浩的心坎上,猛可抽手跳了起来,怒目喝道:“姓罗的,你胡说八道!”

    然而,霹雳神翁罗承武业已咽下最后一口气,伏尸血泊,不再争辩了。

    康浩道扬目四顾,突然一顿脚,道:“凶手还没有离去太久,或许能追得上!”说着,拔步欲行。

    “站住!”霍玉兰拦腰而起,皓腕一翻,撤出了长剑,横身拦住去路,冷哼道:“你倒想得容易,旧恨未消,新仇又起,就想这么一走了之吗?”

    康浩惶然道:“姑娘亲目所睹,这件事,决非在下”

    霍玉兰冷冷截口道:“我知道不是你干的,但你既是杨君达的徒弟,就不能脱去干系。”

    康浩急道:“这件事也决不是我师父干的,家师已在九峰山承天坪去世,一个死去的人,怎能复活呢?”

    霍玉兰哼道:“事实上你师父根本没有死。”

    康浩道:“当日经过乃是姑娘亲眼目睹。”

    霍玉兰木然道:“不错,咱们都上法元大师的当,那老和尚,假借毒龙珠雪水掩人耳目,私下却纵放你师父逃离九峰山。

    康浩焦急地道:“姑娘,这只是臆测之词”

    霍玉兰截口道:“但武当掌教在老河口负伤,今夜恒山、峨嵋、太极三大门派又惨遭杀害,刚才你亲耳听见被害人临终的的指证,这也是臆测之词吗?”

    康浩语塞,长叹一声,道:“姑娘-定不肯相信,在下也没有办法,不过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徒作争辩,于事无补,告辞了。”

    身形二度纵起,方欲离去,不料霍玉兰长剑一抖,招发连环,竟向康浩接连攻出三剑。

    康浩双袖急挥,化解开三招剑势,去路已被截断,不觉愠怒道:“姑娘意欲如何?”

    霍玉兰冷冷道:“我不想伤你,但在你师父没有授首伏诛以前,必须将你武功废去,暂时拘禁,以免你助纣为虐。”

    康浩挑眉道:“这是姑娘的意思?”

    霍玉兰战斗道:“也是三大门派今夜的决议。”

    康浩怒火顿起,仰天冷笑道:“姑娘以为在下会束手受辱么?”

    霍玉兰叱道:“事到如今,只怕由不你”话落剑出,抢中宫,踏洪门,一剑当胸刺到。

    康浩脚下斜退半步,侧身避开剑锋,虎腰一转,木剑已撤到掌中,低喝道:“撒手!”圆钝的剑尖一吞一吐,反点霍玉兰右手腕脉。

    霍玉兰抽剑撤招,却不肯退让,寒光迎面暴展,竟欲以剑锋硬削康浩的木剑。

    两人出手俱都迅捷异常,双剑交绥,但闻康浩一声冷笑,木剑忽然倒转半匝“卟”地一声,剑杯已敲在霍玉兰玉臂“偏历”穴上。

    康浩趁机欺身上步,木剑顺热一拨,沉声道:“闪开了!”’霍玉兰拿桩不住,踉跄冲出三四步,一交跌倒地上。

    等她挣扎着跃立起来,康浩的人影早已掠下土岗,消失在竹林深处了。

    霍玉兰羞愤交加,跺脚大骂道:“姓康的,你等着吧,总有一天,姑娘要砍你一千剑,一万剑”气无可泄,拾起长剑一折两段,复又掩面失声痛哭。口口口口康浩脱身离开土岗后,其实并未去远,直到天色大亮,才返回客栈-整整半夜,他都在城效附近搜寻凶手的踪迹,结果却毫无所得,失望而归。

    他决不相信师父会是杀害三大门派的凶手,可是,又存着一丝自私的企盼,希望真的出现奇迹,师父当真没有被害死。

    对于发掌教清虚道长的负伤,以及三大门派的惨遭杀害,起初,他怀疑是有人假扮成师父的模样,故意四出行凶作恶,意图嫁祸。

    但几经思索,又觉得这份怀疑不可靠,因为其中有两件事,令人困惑不解。

    其一,师父既已在承天坪遇害,那假冒之人为什么仍不罢手?

    其二,凶手在短促的空隙中,连毙三大门派掌门,武功之高已臻化境,除了师父的“魔剑十三式”世上还有什么人具此功力?

    假如师父未死,他为什么不给自己一点音讯,假如已死,是谁在假冒师父?其目的又何在呢?

    还有“定穴护元带”上的店戳,少林法元大师在马岭关告诉自己的话这些错综复杂的事,真伪难辨,疑窦丛丛,使人如堕五里雾中。

    于是,他在客栈里略事盥洗,用了些饮食,便匆匆收拾,离开了太原府。

    出城之后,打开鸽笼,放出了第一只信鸽,并在鸽腿铅管内,附上一纸简柬,柬中只有短短十几个字:“谣传家师尚在人世,赶赴少林查证中。”口口口口嵩山少室峰下的少林古刹,自达摩东渡驻锡以来,向执武林之牛耳。

    数百年内,少林武技驰誉天下,俨然中原第一大派,其后武林奇才辈出,终南一剑堡堡主“一剑擎天”易君侠和“风铃魔剑”杨君达齐名江湖,并称“武林二君”此外,又有“大荒三老”、“黑谷四凶”以及所谓“三庄二岛一竹林”等正邪高人崛起,各负绝技,争霸武林,少林派才显得老大衰微,渐趋没落。

    传至法元大师掌教,恰是少林开山第二十代,老和尚以奇佳禀赋,苦练“金刚降魔大法”十年面壁,终获大成,时值江湖清平,老一辈的异人纷纷归隐,法元大师发奋图强,振衰起弱,少林威誉复盛,重又领袖中原四门五派。

    谁知就在全派僧俗弟子雄心鼓舞,力争上游的时候,法元大师由九峰山承天坪返来,突然下令封山,并且将掌教一职传给了师弟法明大师,自己则退居长老闲位,从此严禁少林弟子离寺,不得再与闻江湖事故。

    这等于宣布少有由四门五派中除名,自愿退出武林。

    全寺僧从虽然人人惊疑,却没有人敢询问原因,继任掌教法明大师也不肯代作解释,只是严格折丰师兄所颁令谕,偌大名山古刹,竟成为与世隔绝的禁地。

    从此,少室峰下香客绝迹,那座勒封金匾的寺门,也终日紧闭,和尚们虽然未废佛课,却已意兴阑珊,过着自耕自食,索然寡味的日子。

    这天一清早,康浩单人只剑,出现在少林古刹前的林荫道上。

    他一路兼程赶来,天明才抵少室峰下,将马匹寄存在附近农家,背负木剑,带着一身风尘,徒步登山。

    少林寺的山门紧紧闭着,门前鲜苔满阶,松针遍地,看情形,已经很久没有人进出了。

    康浩侧耳凝聆,寺中仍有钟声诵经的声音,剑眉微挑,便举手叩门。

    一连叩了三遍,门内毫无回应,康浩不禁微怒,一提真气,朗声叫道:“开门啦!”

    这一声蓄真力的喝叫出口,直震得门上积尘和十丈松针籁籁坠落,寺内钟声立止,但山门紧闭如故,仍未开启。

    康浩讶忖道:“奇怪,天都大亮了,这些和尚兀自不开寺门,躲在里面鬼鬼祟祟,在弄什么玄虚?”

    心念突转,抖擞上步,左手掌心已按向门扉。

    适时,一声佛号起自身侧,道:“阿弥陀佛,施主意欲何为?”

    康浩撤掌旋身,见一名中年僧人,正双手合十肃立墙转角处,目光炯炯瞪着自己。

    显然,这和尚是从另一道侧门出来的,不过站在那儿一直没有出声罢了。

    康浩心里有气,语气自亦不善,冷冷道:“总算出来了一个,我还以为少林寺的和尚都死光了呢!”

    那中年僧人目光一闪,也有了怒意,上下打量康浩一遍,才冷然答道:“少林封山已有数朋,门侧招示犹在,施主莫非跟瞎了,看不见?”

    康浩一怔,退开数步,扬目一望,果然,寺门左首墙上,贴着一张已经褪色的纸招,写着“本寺即日封山,敬请香客止步”两行字迹。

    那中年僧人说的不错,纸招上日期,距今已三个多月,只因自己来时匆匆,没有留意到墙头招示。

    不过康浩人在气头上,往往会强词夺理,康浩虽明知自己理屈,仍然不认错,把头一昂,冷笑道:“这是对一般香客而已,但在下却不是进香礼佛的香客。”

    中年僧人讶然道:“那么施主来此何事?”

    康浩道:“我是特来拜访少林掌孝法元和尚的。”

    那中年僧人怒意更浓,沉声道:“施主年纪轻轻,何以如;此狂妄,‘和尚’两个字,岂是施主叫的呢?”

    康浩脸色-沉,道:“他本来就是个老和尚,不叫他和尚难道该叫他尼姑?”

    中年僧人勃然大怒,叱道:“少林虽已封山,却不容狂徒上门撒野,施主若仗悖几分功力,以为少林好欺,那就找错主意了。”

    康浩晒道:“和尚,你别口口声声把少林两个字抬出来唬人,老实告诉你吧,如今事过境迁,在下已经一再忍耐了,若是三个月以前,早叫你爬着回去,谁还耐烦跟你说这些废话?你想拿少林寺的招牌吓唬在下,那才是打错了主意哩!”

    中年僧人气得眼中冒火,乾指喝道:“小辈,报上名来!”

    康浩冷屑地道:“凭你还不配问我姓名,识趣的,快去把法元叫出来,我没有工夫跟你这种小沙弥闲扯。”

    中年僧人-摆大袖,身形倏忽欺近,沉声道:“好!贫僧就叫知道少林小沙弥的厉害。”声落,单掌一亮,五指微屈如钩,飞快向康浩肩头扣了下来。

    康浩傲然一嗤,负手屹立,连正眼也没看那和尚一眼。

    中年僧人也非弱者,一见康浩气定神闲之状,便知道自己这一抓多半要落空,招至中途,突然吐气开声,掌心一登,变抓为推,人已藉势仰面倒射,退了回去。

    哪知事实却不如他想的简单,掌力才吐,对面的康浩忽然失去了人影。

    中年僧人一掌拍空,情知不妙,急使“金刚拄地”身法,沉气欲落

    饶他应变再快,康浩早巳在身后蓄势而等,和尚脚甫沾地,衣领一紧,已被康浩挟脖子抓住,振臂一抖,笑道:“对不起。暂借尊头,作一次撞门槌吧!”

    中年僧人身不由己,飞丸般直向寺门撞去,任是“金刚拄地”“神针定海”“千斤坠”全都无法歇止身体去势,无奈何,只得急忙运气,护住头顶

    那中年僧人撞开寺门后,仍然力道未衰,箭矢般直向广场中飞去。

    中殿中正在做早课的和尚齐吃一惊,刹时人影飞闪,迎出来五六个,纷纷张臂,打算凌空接住那中年僧人。

    蓦地,一个苍劲的声音喝道:“硬接不得,闪开了!”

    群僧闻声突然分开,殿中黄云似的掠出一个老和尚,大袖迎着来势一拂一抖,双掌齐出,一式“天坛授印”托住了中年僧人。

    托是托住了,老和尚一身黄色袈裟鼓荡如潮。肩头连晃几晃,才算拿桩站稳。

    在场群僧,个个变色,却听一阵震耳大笑,康浩已施施然跨进寺门。

    黄衣和尚霜眉一皱,缓缓放下那中年僧人,一双精芒四身眼神,凝注康浩,瞬不瞬。

    好半晌,才举步迎上前去,肃容问道:“少施主可是姓康么?”

    康浩一脸傲色,点头道:“不错。”

    黄衣和尚又道:“这么说,少施主就是风铃魔剑杨大侠的传人了?”.康浩不禁微诧,挑眉笑道:“老和尚,你认识我?请教法号是”

    黄衣老和尚双手合十,接口道:“老衲法明,现掌少林第二十一代门户。”

    康浩讶道:“那法元和尚呢?”

    法明大师敛容道:“家师兄业已退位,现为本寺长老院护法。”

    康浩释然一声“哦”拱手笑道:“原来是新任掌教,失,做得好!”法明大师微-欠身,道:“岂敢,少施主驾莅敝寺,想必是为令师仰毒九峰山之事吧?”

    康浩谈淡-笑,颔首道:“看来在下心意,早在掌教预料之中了。”

    法明大师敛容道:“家师兄自九峰山返寺,就料少施主会来,少林全寺僧众,亦已恭候多时。”

    语声微顿,回头向一名随侍僧人吩咐道:“传谕下去,鸣钟聚众。”

    那随侍僧人神色立变,俯首恭应一声,飞步而去。

    当!当!当!

    刹那之间,一连串宏亮的钟声,由钟楼上传送出来,其声悠杨,响彻山谷。

    钟鸣九响一歇,周而复始,共计九九八十一响,是名“九晶莲台”

    这是少林寺最紧急的命令,代表着掌教因特殊重大事故,下令召集全寺弟子。

    是以,钟声一起,全寺千余名僧俗弟子,立即像蚁群般分由全山向大殿广场汇集,各按职位等级,列队肃立候令。

    钟声未落,千余僧众已经到齐,广场上黑压压挤满人,却静得听不到一点声。

    法明大师又命人从膳堂抬来一只巨大木桶,桶中注满清水,然后由怀中取出一个玉盒,揭开盒盖,长在左掌上。

    玉盒上,是一粒龙眼般大小,碧绿浑圆的珠子。

    只见法明大师满脸凄迷之色,目注盒中绿珠,口里喃喃念道:“其形沌沌,其色苍苍,与人何尤?于尔何伤?毒珠!毒珠!何乃不祥。”

    话落,一声浩叹,腕间微微-扬,将盒中珠子飞投桶内。

    绿珠-入水中,整桶清水突然沸腾起来,翻翻涌涌,宛如鼎煮沸一般。

    不久,水波复归平静,桶中清水已变成碧绿色,那粒珠子却溶化不见了。

    康浩不知那绿色珠子,就是害死师父的“毒龙珠”故而一直负手卓立丹挥檐下,冷眼旁观,没有开口。

    法明大师调好毒水,合掌转身,凝重地道:“少施主看清了?少林寺僧众俱在,桶中毒水,沾唇立毙,只须老衲一声号令,千余弟子便将分饮这桶中毒水,少林一脉,也至此而绝,少施主有何感想?”

    康浩耸耸肩,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道:“这是你们的事,和在下有什么关系?”

    他说的本是老实话,心想:我是找法元和尚查证师父生死之谜,事情真象未明之前,是敌?是友?尚难认断,你们弄出这些阵仗难不成倒想拿“死”来要胁我?

    但话人法明大师耳中,却全不是同样滋味,霜眉微轩,冷然一哂,道:“少施主庆不愧杨大侠传人,千余条性命,竟不值施主一顾”

    康浩最厌恶别人讥辱师父,顿时不悦道:“家师在承天坪上含冤惨死,四门五派中人,谁又‘顾’过了呢?”’法明大师精日炯炯,沉声又道:“但老衲要请问少施主一事,九峰山会,乃四门五派共同行动,家师兄以悲天悯人胸怀,不忍见令师惨遭兵解,仰毒饮鸩,亦出令师自愿,少施主何以恩怨不分,独罪少林?”

    康浩未加思索,接口应道:“在下如查明家师负冤内情,四门五派都别想脱去干系。”

    法明大师未听清话中那个“如”字,只觉心弱猛震,满腹恚愤尽化,浩叹黯然,点了点头,长吁道:“罢!罢!罢!看来这怨毒深恨,是万难化解的了。”

    紧接着,端正合十一礼,凝声又道:“此事虽由家师兄一念之仁,种下孽因,老衲却忝为当今掌教,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老衲原以少林掌教之身,代家师兄偿还血债,少施主若意犹未足,全寺千余僧众,亦仰毒陪殉,只求少施主网开一面,放过家师兄和后山长老院中四位垂暮之年的长老”孰料话犹未毕,忽听殿内一声震耳佛号,截口道:“掌教何出此言?莫非嫌法元罪孽还不够吗?”

    随着喝声,殿内缓步走出五位身披黄色袈裟的老和尚,法元大师为首,其余四位老僧,都已八九十岁,形貌枯槁,眉须俱白。

    法明大师一见是师兄和四位长老赶到,神色骤变,缓缓垂下头去。

    法元大师目光一招康浩,连忙抢前几步,合十道:“阿弥陀佛,少施主终于来了。”

    康浩淡淡一笑,也拱了拱手,道:“不错,在下是专程赶来的。”

    法元大师颔首道:“马岭关上一别,老衲内疚良深,返来后,便封山退位,留此待罪之身,日久企盼,以候少施主。”

    康浩哂道:“这么说,倒是在下来得在晚了?”

    法元大师正色道:“冤怨相报,因果不爽,时日或有早迟,报应总无宽贷。不过,事由法元一人肇因,与全寺僧众无关,尚裨少施主深体上天好生之德”法明大师突然抗声道:“师兄身系少林振兴契机,乃全寺弟子希望所寄,倘若师兄撒手,全寺弟子岂愿苟活!”

    法元大师勃然怒道:“愚兄退位之际,矢志已决,当时你为何满口应承,如今却出尔反尔?”

    法明大师挽首道:“小弟若不应承,师兄怎肯将‘毒龙珠’交付,实则接位之时,小弟亦已早存代死心愿,只求师兄体念少林命脉矜于成全”

    法元大师喝道:“胡说,师门长幼有序,你怎敢食言欺兄?”

    法明大师哽声道:“小弟既为掌教,自有专断之权,师兄如再坚持,小弟只有请出‘绿玉贝叶’令符,以祖师之名,断然下令了。”

    法元大师眉须拂动,浑身颤抖,怔了怔,忽然热泪盈眶,控手从袖中取出一束纸圈,巍颤颤地道:“好!你尽管动用掌教的权柄吧!这是愚兄百日之内,手录‘金刚降魔大法心解’,愿欲趁涅磐之前,交付藏经阁留传弟子研习,只要你动用‘绿玉贝叶’,愚兄就宁作师门罪人,亲手毁了它!’’师兄弟竟各不相让,弄成僵局,直看得四个老和尚不住摇头,只有念佛的份儿,场中各千余名僧众,个个含泪垂首,无法置喙。

    康浩目睹这番经过,却忍不住仰面哈哈大笑起来。

    法明大师沉声说道:“少施主,笑什么?”

    康浩耸肩道:“在下是笑两位都太性急了,即令两位之中必须死去-个,那也不用争持不下呀。”

    法明大师瞿然道:“少施主师门血仇,难道不报了么?”

    康浩正色道:“师仇不共戴天,怎能不报,但在下今日登山,却不是为了报复师仇。”

    法明大师一阵迷惘,道:“老衲不懂少施主的意思”

    康浩道:“在下的意思很简单,报仇之前,在下必须先问清楚,究竟我师父是不是真的死了?”

    法明大师和四个老和尚都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全将惊疑困惑的目光,投注在法元大师身上。

    法元大师也是满头雾水,怔仲地道:“康施主怎会怀疑令师未死?令师遗体,是老衲亲手掩埋在承天坪上。”

    康浩敛容道:“承天坪上确有家师坟墓,但江湖中也已先后两次,传出家师尚存人世的消息。”

    法元大师骇然失声说道:“真有这种事?”

    康浩又从怀中取出“定穴护元带”继续说道:“而且,据在下亲赴太原府金祥发银楼查证,他们并没有承制过这知金带,带上店戳图记,也是伪刻的”

    语音微顿,举目暴射出慑人光芒,寒声道:“请教,家师如果确已去世,这些不符之事,应该如何解释,假若他老人家真没有死,大和尚弄此玄虚,目的何在?”

    一番话,问得法元大师目瞪口呆,无词以对,好半晌,才摇头喃喃道:“阿弥陀佛,老衲不信世间竟有如此奇事。”

    康浩冷冷道:“在下也不信有此奇事,但事实摆在眼前,却令人不得不信。”

    法元大师凝神顷刻,肃容道:“事出诡异,老衲有两件事想请问少施主,那日马岭关上一晤之后,少施主折返承天坪,可曾发现令师坟墓有被发掘过的痕迹?”

    康浩摇头道:“没有。”

    法元大师又道:“当少施主前往太原府金祥发银楼查询时,见到的那位掌柜姓什么,相貌如何?”

    康浩道:“那掌柜姓李名祥春,约莫有五十多岁,身裁肥胖,左颊上有一粒黑痣。”

    法元大师深自一怔,茫然道:“这这就奇怪了”

    康浩注目问道:“奇怪什么?”

    法元道:“承天坪变故后,老衲也曾亲自赶往太原府银楼对证,见到的,也是那位李掌柜,他当时一见金带,便满口承认是店中承铸,并且所述日期与令师容貌,无一不符,因何见了少施主竟又矢口否认,此人前后文言词各异,是何居心?”

    康浩耸望哂道:“金带出处,那是次要之事,在下要请教的是家师生死真像,这一点,大和尚应该可以一言决疑,不须顾左右而言他了吧?”

    法元大师端容合十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敢指天设誓,令师的确已在承天坪仰毒自尽了。”

    康浩沉声道:“你真敢断言他老人家确是死了?”

    法元大师正色道:“老衲亲手调毒,亲手埋尸,若非千真万确之事,又何须封山退位,以身就劫。”

    康浩颤声道:“你要明白这件事的后果,如果家师真是你下毒害死的迟早我会向你讨回这笔血债!”

    法元大师垂目答道:“老衲若存隐瞒规避之心,当初尽可不去马岭关,今日也无须再与施主开诚相谈了。”

    康浩身躯一阵震颤,眼中泪光连闪,喃喃道:“这是实情,你连一死尚且不惧,何必再说假话”

    语音一落又起,凝目问道:“那么,江湖中传说我师父曾经两次现身,这又该如何解释?”

    法元大师说道:“传闻之事,岂可深信!”

    康浩摇头道:“不!据说他老人家第一次现身鄂北老河口,剑伤武当清虚道长,就算这是谣传,但第二次太原西城外变故,却是我亲目所睹,这该不是谣传。”

    法元大师惊问道:“太原何时又生变故?”

    康浩道:“那是距今不足十天的事,太极掌门罗承武,恒山一尘道长和峨嵋哭笑二僧,在西城外一座土岗上,悉数被人杀死,罗承武在临终前,指称凶手就是家师。”

    法元大师骇然变色,道:“少施主是说三大门派掌门,竟在同一时间,全遭杀害?”

    康浩缓缓颔首道:“是的,而且死得都很惨,土岗之上,无一全尸。”

    法明大师和四个和尚面面相觑,惊容遍布。

    法元大师除了惊骇之外,更有无限悲感和疑悸,口诵佛号道:“我佛慈悲,武林浩劫已生,天下又林大乱了。”

    康浩凝容道:“如今各派都认定凶手乃是家师,武当清虚道长并已柬邀同道,准备联袂问罪少林,届时纵有百口,恐亦无法使彼等相信家师已亡故。”

    法元大师沉重的道:“事迫至今,淮有一法可释群疑,亦可洗雪令师沉冤,但必须少施主首肯老衲才好出口。”

    康浩道:“你且说说看。”

    法元大师肃穆道:“老衲愿随少施主再上九峰山承天坪,另备厚棺,移出令师遗尸,然后同赴太原,当面与好李掌柜对质”

    康浩不悦道:“你是说开坟曝尸,擅动家师遗体?”

    法元大师满脸诚挚地道:“少施主,此举虽嫌冒犯死者遗体,却足令那假冒令师的凶手无所遁形,老衲更可藉机当众揭露‘定穴护元带’隐情,武林四门五派必将合力追缉真凶,为令师昭雪沉冤,愧奠英魂,小节略亏,大节得全,少施主何太拘泥?”

    康浩听了默然沉吟,久久没有接口。

    法元大师跨前一步,合十道:“事后,少林全寺僧俗弟子,愿为杨大侠齐戒百日,诵经超度,祈祷英灵早升仙界,并在正殿永礼神位,以赎前愆。”

    康浩双目泪光微闪,嘴角浮现出一抹凄楚的苦笑,冷冷说道:“你们这些和尚,除了追悔从前,祈求来生,可曾想到这眼前”

    一声长吁剑眉双挑,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法元大师应道:“老衲了无牵挂,即可启程。”

    法明大师忙道:“何须如此匆促,请少施主稍事憩息,用过素斋再走不迟。”

    康浩淡淡道:“不必了。”抖一抖肩后木剑,转身跨下凡墀。

    法元大师将那卷“金刚降魔大法心解”双手递给师弟,然后向四位长老合掌深深一礼,僧袍飘拂,紧随而行。

    场中千余僧众,尽皆双手合十俯首恭送。

    康浩昂头穿过人墙,走向寺门,两侧僧人纷纷退让,这情景,使它突然联想到九峰山冰雪封里的清晨,就在这一天,他被师命所迫,单人只剑,穿过四门五派高手的包围,孤零零退出承天坪,从此,便再也见不到恩师的容貌了。

    心颤,目眩,他鼻际一酸,急忙低头加快了步子

    一轮红日,正缓缓移向西天。

    承天坪上,积雪已经溶化了,隆冬逝尽,林梢又茁长出嫩绿。

    荒山、绝岭、茅舍、孤坟这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夕阳下,多了两条并列的人影。

    康浩站在左首,法元大师肃立右侧,在他们身旁不远,放着一口金漆棺材,此外,还有一柄铲土的铁铲。

    棺材是新购的,铁铲却是屋中旧物,那光滑的铲柄,了不止摩挲过千百次,更不知抹擦过多少汗渍,他用它种过树,筑过墙,铲过雪也掘过坑窟。

    但是,他连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竟要用它来掘挖坟墓,而且是挖掘养育自己二十年,亲逾父子的恩师的坟墓。

    二十年朝夕与共,恩师的音容状貌,如在眼前,又岂是那一堆坟土所能阻隔的,而今沉冤未雪,要他亲手掘开坟土,再看一眼那必然尚未瞑目的苍苍遗容,却令人情何以堪?

    是以;他迟疑又迟疑,一任那颤抖的身影,投注在冷寂坟头,久久没有移动。

    红日由东而西,坟头身影也由浓而淡,不知何时,耳际飘来法元大师一声长长的叹息,说道:“少施主,日影业已卸山,时间不早了。”

    康浩蓦地一震,扬起头来,望了望天际日轮,轻喟道:

    “是的,天色不早,时该开始。”口里说着身子却仍未移动。

    法元大师霜眉微蹙,道:“少施主,如感不便,可否由老衲代为”

    康浩用力摇摇头,道:“不!我要自己动手!”

    他仰面向天,长吁一口气,仿佛要借那蓝天白云,涤去脑际愁丝,然后拖着沉重的脚步,取了铁铲。再回到坟前,热泪已盈眶欲坠,他俯首吞声,喃喃低语祝告道:“师父,为了你老人家洗雪沉冤,徒儿别无选择,只求你老人家何必原谅”

    铁铲起落,泥上飘扬,老和尚双手合十诵经,康浩则含泪稀嘘,天际斜阳,也黯然失去了光辉。

    终于,隆起的坟头变成土坑,坑底露出一角松干,那是法元大师亲手用坪上巨松,挖成的简陋松棺。

    时隔百余日,因当地高而寒冷,松棺分毫未腐,几颗遗落泥土中的松子,仍然保持着完好如初。

    法元大师感叹一声,道:“少施主,松棺既现,不能再用铁器了,小心损伤令师遗体。”

    康浩点点头,默然抛去铁铲,那忍了许久的泪水,顿时夺眶涌出。

    法元大师也偷坠几滴愧作之泪,黯然道:“少施主悲恸太过,且请稍歇,松棺乃老朽所葬,还是由老衲再起出来吧!”

    这一次,康浩没有再坚持,他情知棺材即将出土,必须先镇静下来,才能获得最后辨认遗容的勇气了。

    法元大师单膝着地,半跪在土坑中,用手缓缓除去松棺上的余土,接着,轻轻掀起棺盖

    首先呈现眼中的,是一角儒衫和两只僵硬的脚。

    康浩迅即扭头过去,刹那间,热泪滂沱,再难抑止。

    只这一眼,他已经不忍再看了,青色儒衫和脚下青缎软履,正是师父临终的装束。

    故物无讹,师父饮恨身亡,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也证明法元大师并没有说谎。

    那么,是谁假冒师父剑伤武当掌教?是谁杀害了三大门派掌门人?太原金店掌柜,为什么不承认铸过“定穴护元带”?

    康浩胸中百味纷陈,神思尽乱,只顾着悲泣,却没有注意到棺中尸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但,法元大师目光落处,脸色倏忽一变!

    你道为什么?原来棺中那双僵硬的脚,赫然竟是脚尖朝下,脚跟朝上。

    但凡尸体入棺,必然都是仰面平卧,换句话说,尸体的双脚,应该是脚尖向上才对,法元大师收殓杨君达遗骸时,分明记得也是正面仰卧的,怎么这会儿却变成脚尖朝下了呢?

    老和尚心头一震,双臂加力,猛然掀开整个棺盖,可是,当他一见棺中尸体,果然竟是全身俯伏,面部向着棺底,不禁机伶伶打个寒噤,急忙公手“蓬”地一声,又将棺盖紧盖上。

    康浩诧异地转过头来,问道:“怎么了?”

    法元大师一颗心腾腾狂跳,直如小鹿乱撞,略一定神忙道之“没有什么老衲好像好像听见坪外有人声”

    康浩惊道:“当真?此时此地,怎会有人登山?”

    法元大师呐呐道:“也许是老衲一时的错觉吧!好像”

    不料话犹未已,承天坪外果然传来一声尖锐刺耳的竹笛声。

    湎牢萆?w000tocr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