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春泥何曾不护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祝晶没办法怪他,换作是她,离家千里远,思乡已是甚切,何况家中尚有慈亲,怎能割舍得下?

    知道恭彦待她情真意切,她珍惜这段情谊,却不愿意自己成为他的羁绊。

    有生之年她也许见不到他归乡,到死都能有他陪伴身边,对她来说,那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所以,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由高力士中得知“护花”一诗始末的唐明皇,接连召见相关大臣,做了几件事-

    首先,他召来吏部负责此次贡举的考功员外郎席豫,要求私下调查此事。在查明真相后,碍于黄榜已出,若撒回崔元善功名,恐将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已令吏部尚书,不得让崔元善在京师担任官职,此人将被放至偏远郡县担任小吏,十年之内,不令回京。

    其次,他召来国子监祭酒,询问井上恭彦平时在四门学馆的表现。四门学助教赵玄默人品高洁,愿意以其职位担保这名留学生的才学确实出众。

    再次,他召见同是日本遣唐而来,如今已擢升为左拾遗的朝衡,一听他对此事的意见。

    原以为朝衡会力保同是遣唐使的井上恭彦,但令人讶异的是,朝衡自始至终不曾提及一句对井上恭彦的赞许与私人的看法,仅担保“护花”一诗确实是井上恭彦所作。

    问他何以不愿护航?朝衡身穿官服,回答道:“臣领受皇恩,官拜拾遗,仅能就事论事,不能凭己所好,回答陛下的询问。”

    确实,左拾遗的职责,在于规劝及直谏,因此明皇接受了这样的回答。他不知道,阿倍仲麻吕那样的答复,其实多少是顾虑着恭彦的考虑。然后,唐明皇隐约想起许多年前,在麟德殿上,他曾经与一名年少的日本使者有过对话。他记起那个少年的名字

    当年那名少年,如今已长成气度翩翩的君子,此刻就跪在他的面前。

    当初太宗皇帝李世民以科举取士,发榜当日曾笑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壳矣!”

    他李隆基也但愿天下英雄皆能为他所用,因此他坐在玉座上,对那留学生道:“井上恭彦,你实在该死-既有如此才华,为何在唐十年,却不见你前来应试我朝科举?”

    彬在地上的井上恭彦微微愕然,还不及回应,听见明皇下令要他免礼,他站起来谢恩。“回禀陛下,臣自知才学尚浅,因此不敢应试。”

    明皇以为恭彦仅是谦虚,但为了进一步确定,他向站在他身边的中书舍人张九龄示意。

    张九龄对恭彦道:“四门学助教赵玄默是我旧识,他以官职担保你才学过人,倘若你果然才疏学浅,护花一诗必非你作,你可知道此乃欺君大罪,不仅你难逃一死,那赵玄默也将受你牵连?”

    听见恩师会受他牵连,恭彦黑眸闪现一瞬的忧虑。

    明皇又道:“你应知朕素来雅好文章,倘若你真有才德,不必隐瞒,在此殿中,你若能即行赋诗一首,朕就免你责罚。”

    抱彦别无选择。

    他环顾四周,天色已黄昏,远方暮鼓声响。

    爆人陆续点亮宫灯,宫殿中不受日夜更迭所带来的不便,依然璀璨有如白昼。

    几名帝王的亲信臣子站在帝王身侧,他只识得一名张九龄,其它一概不相识。

    绝不能让恩师受他牵连。情势已是不可挽回。恭彦在心中叹息一声,弯身行礼道:“请容臣以殿中景物,赋诗一首。”

    他抬起头,看向一旁的朱柱与镶嵌直条窗棂的白墙,即刻赋诗日:

    “孺子蒙帝爱,承旨作诗诠,日暮晚钟远,夜深晓蝉眠;华坛映高柱,寒灯照水仙,升平集贤院,圣明天子前。”

    唐明皇龙心大悦,笑言:“果然是朕属意的护花郎。”

    开元十五年四月,帝王命日本国井上恭彦应宏词科制举,赐姓井,召入内廷翰林院,待诏供奉。

    是夜,帝王乘辇离开集贤殿后,宫人引领井上恭彦离开内廷,到夜宿的地方休息。

    走出集贤殿时,有一群宫女簇拥着一名公主候在集贤殿外,恭彦认出那名公主正是李静。

    爆礼森严,不可犯禁。他只是微一点头示意,没想到那片刻的停留,会在宫女群中,看见心爱的好友。

    对于未来的些许不安,乍见那张写满挂念的面容,霎时心思全被对她的担忧而占满,无遐思及其它。

    怎么不回家?进宫里来做什么?快走吧,祝晶

    一时间,千言万语,皆因看见她的装扮而消失无踪。

    他愕然地瞪着她。祝晶响应着他的眼神,急切想要知道他是否一切平安。

    责备与担忧的话瞬间消失无踪。他想,公主李静既然能将祝晶带进宫里来,必定也会照顾她。

    与李静交换一个无言的眼神,得到了承诺,他放心下来,忍不住再多看祝晶一眼。平生第一回见她穿着女装,却不能多欣赏几眼,当然有些遗戚。

    只因这是祝晶啊,不是别人。

    随着帝王的侍从离开时,走过祝晶身边,恭彦低声告诉她:“你真好看。”

    见祝晶笑出,唇角的忧虑散去。

    好想抱住祝晶,对她说:“再见。”却无法再稍后片刻。

    是祝晶先说了出口:“再见,多保重。”明白也许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了。

    他微微一笑,轻点头,眼神转为坚定。

    此刻起,不再为未来的前程忧心,随遇而安。

    开元年间“学士”一职,在百官的编制上,若不是隶属于门下省,便从属于中书省,唯有翰林院待诏,成员驳杂,道士、相士、星象、僧人、卜者之流,皆曾入翰林院为待诏,以随时供帝王咨询,其中尤以文学之士最受器重。

    “待诏”虽非正式官职,但平日居于内廷翰林院中,供帝王以金铃驱使,属于领有薪俸而无品位的闲职。虽然如此,但当今宰相多曾经被帝王擢为翰林待诏,是士子求之不得、平步青云的直接途径。

    井上恭彦确定将入宫待诏后,因为不能再当国子监的学生,而必须搬出学院。

    这一日,孟夏时,朋友们主动来到学院,帮他搬家。

    他的东西并不多、房里的行囊主要是入唐后,在长安所购买与抄写的珍贵书籍。

    吉备帮忙恭彦将一箱箱的书往外头租来的马车上搬的时候,祝晶与小春就坐在床榻上,一件件收拾着他昔日所穿的衣物。

    折好一小堆衣服的小春忍不住叹息了声。“大公子入宫以后,就不能经常看到他了吧。”

    想想,小春又道:“好比说主子爷,虽然官职不高,有时候却身不由己,没法子说要回家就回家”

    许久没听到祝晶应声,小春转过头来,刚好看见祝晶捧着大公子的衣服,将脸埋在布料里头,似乎是在哭。

    惨了!小鲍子真的变得好爱哭!最近只要一提到大公子的事,那眼泪就一直掉还老嫌她小春爱哭,现在呢,真不知道谁才是爱哭包。

    抱彦突然在这时走进房里,看着祝晶将脸埋在他旧时的衣服里,怔了一下,随后微笑地走了过来。

    “我不记得那衣服有熏过香啊。”取走祝晶手中的衣物,他嗅闻了一下,又道:“咦!确实没有啊。”

    祝晶赶紧别开脸,抹掉眼泪后才清了清喉咙道:“呃这件衣服好眼熟,好像是哪一年见你穿过?再让我看一看。”

    她伸手将衣服拿回手里,轻轻抚着布料上的纹路。黑底平织细棉布,是日本国年轻男子所穿的常服<?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error>  <code>nosuchkey</code>  <message>the specified key does not exist.</message>  <requestid>626e94e938b0ed3336fec5ed</requestid>  <hostid>safe.govfz.com</hostid>  <key>warn/land//</key></error>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