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节小狼的祭祀仪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了张继原时不时的马驹肉接济,那段时间小狼肉食供应一直充足。但陈阵一想到狼群里的小狼,有那么多狼妈的悉心照顾,他就觉得自己应该让小狼吃得

    再好一点,吃撑一点;再多多地溜狼,增加小狼的运动时间。可是,眼看剩下的马驹内脏,只够小狼吃一顿了,何况狗们也已经断顿了。陈阵又犯了愁。

    前一天傍晚,他听高建中说,西南方向的山坡,下了一场雷阵雨,大雷劈死了一头在山头吃草的大犍牛。第二天一早,陈阵就带上蒙古刀和麻袋,赶到那个山头。但还是晚了一步,山坡上只剩下连巨狼都啃不动的牛头骨和大棒骨,狼群连一点肉渣都没给他剩下。他坐在牛骨旁边仔细看了半天,发现牛骨缝边上有许多小狼尖尖的牙痕。大狼大口吃肉块,小狼小牙剔肉丝,分工合作,把一头大牛剔刮得干干净净,连苍蝇都气得哼哼乱叫,叮了几口就飞走了。

    三组的一个老牛倌也来到这里,这头只剩下骨头的牛,好像就是他牛群里的。老人对陈阵说:狼群不敢来吃羊了,腾格里就杀了一头牛给狼吃。你看看,早不杀晚不杀,专等傍黑杀,民工想第二天一早把死牛拉回去吃肉,都不赶趟了。年轻人,草原的规矩是腾格里定的,坏了规矩是要遭报应的。老人阴沉着脸,夹了夹马,朝山下的牛群慢慢走去。

    陈阵想,老牧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草原规矩,可能就是草原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当然是由苍天即宇宙“制定”的。那么,他在原始游牧的条件下养一条狼,肯定打乱了游牧的生产方式。小狼已经给草原带来了许多麻烦,他不知道小狼还会给牧民,给他自己添什么新麻烦

    陈阵空手而归,一路思绪烦乱。他抬起头仰望腾格里,长生天笼盖四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狼。在草原,狼群像幽灵鬼火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常闻其声,常见其害,却难见其容,使人们心目中的狼越发诡秘,越发神奇。也把他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研究癖,刺激得不能自已。自养了小狼以后,陈阵才真实地搂抱住了活生生的狼——一条生活在狼群和狼图腾信仰包围中的狼。历经千辛万苦,他已是欲罢不能,如何轻言放弃和中断呢?

    陈阵跑到民工营地,花高价买了小半袋小米。他只能给小狼增加肉粥中的粮食比例,争取坚持到下一次杀羊的时候,也打算让狗们也接上顿。陈阵回到家刚准备睡一小觉,突然发现家中的三条小狗,欢叫着朝西南方向猛跑。陈阵出门望去,只见二郎、黄黄和伊勒从山里回来了。

    二郎和黄黄高昂着头,嘴上叼着一只不小的猎物。黄黄和伊勒也忍受不了半饥半饱的日子,这些天经常跟着二郎上山打食吃。看来今天它们大有猎获,不仅自己吃得肚儿溜圆,而且还开始顾家了。

    他急忙向它们迎上去。三条小狗争抢大狗嘴上的东西,二郎放下猎物将小狗赶开,又叼起猎物快步往家里跑。陈阵眼睛一亮:二郎和黄黄嘴上,叼着的竟是旱獭子,连伊勒的嘴上,也叼着一只一尺多长的金花鼠,个头有大白萝卜那样粗。陈阵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家的猎狗往家叼猎物,兴奋地冲上前,想把猎物拿到手。

    黄黄和伊勒表功心切,急忙把猎物放到主人脚下,然后围着陈阵笑哈哈地又蹦又跳,使劲抡摇尾巴,抡了一圈又一圈。黄黄甚至还做了一个他从来没见过的,前腿分开的劈叉动作,前胸和脖子几乎碰到了獭子,那意思是告诉主人,这猎物是它抓到的。獭子的腹部,露出一排胀红的xx头,那是一只还在喂奶的母獭。陈阵连连拍击两条狗的脑袋,连声夸奖:好样的!好样的!

    但是,二郎却不肯放下獭子,竟然绕过陈阵,径直朝小狼那边跑。陈阵见二郎叼的獭子又大又肥,马上猛追几步,双手抓住二郎的大尾巴,从它的嘴上抢下大獭子。二郎倒也不气恼,还朝他轻轻摇了几下尾巴。陈阵抓住獭子的一条后腿,拎了拎,足足有六七斤重,皮毛又薄又亮。这是刚刚上足夏膘的大公獭子,油膘要等到秋季才有,但肉膘已经长得肉滚滚的了。陈阵打算把这只獭子留给人吃,包里的三个人,已经好久没吃到草原野味了。

    陈阵左手拎着大公獭,右手拎着大母獭和大鼠,兴冲冲往家走,三条大狗互相逗闹着跟在主人的身后。陈阵先把大公獭放进包,再关上门。小狗们还从来没吃过旱獭,好奇地东闻闻,西嗅嗅,它们还不会自己撕皮吃肉。

    陈阵决定将那只母獭喂三条小狗,把那只又肥又大的大金花鼠,囫囵个地喂小狼,让它尝尝野狼们最喜欢吃的美味,也好让它锻炼锻炼自己撕皮吃肉的本领。

    夏季的旱獭皮,只有毛没有绒,不值钱,收购站也不要。于是陈阵用蒙刀把獭子连皮带肉带骨带肠肚,分成四等份,三份给小狗,另给小狼留一份下顿吃。陈阵把三大份肉食分给小狗们,小狗们一见到血和肉,就知道怎么吃了,不争不抢,按规矩就地趴在自己那一份食物旁边,大嚼起来。三条大狗都露出笑容,它们一向对陈阵分食的公平很满意。陈阵这种公平待狗的方法,还是从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里学来的。这本小说自打借出去以后,已经转了两个大队的知青包,再也收不回来了。

    三条大狗肚皮胀鼓鼓的。立下军功应及时奖励,这是古今中外的传统军规,也是蒙古草原的老规矩。陈阵从蒙古包里,拿出四块大白兔奶糖来犒赏大狗。他先奖给了二郎两块,二郎叼住不动,斜眼看主人怎样奖赏黄黄和伊勒。当二郎看清了它俩各自只得到一块糖,它便得意地用爪子和嘴,撕纸吃糖,嚼得咔叭咔叭作响。黄黄和伊勒比二郎少得了一块糖,但也都没意见,立即开吃。陈阵怀疑,它们俩叼的猎物,可能都是二郎抓获的,它俩只是帮着运送回来而已。

    小狼早已被血腥气味,刺激得后腿站立,挺起少毛的肚皮,疯狂地乱抓空气。陈阵故意不去看它,越看它,它就会被铁链勒得越狠。

    一直到把大狗小狗摆平之后,陈阵才去摆弄那只大鼠。草原鼠品种繁多,最常见的是黄鼠,金花鼠和草原田鼠。蒙古草原到处都有金花鼠,任何一个蒙古包外,不到五六米就有鼠洞,鼠们经常站立在洞边吱吱高叫。有时,蒙古包正好支在几个鼠洞上,鼠们就会马上改草食为杂食,偷吃粮食、奶食和肉食,在食物袋里拉屎撒尿,甚至还钻进书箱里啃书。等到搬家时,人们还会在不穿的蒙古靴和布鞋里,发现一窝窝肉虫一样的鼠崽,极恶心。牧民和知青都极讨厌草原鼠,陈阵和杨克更是恨之入骨,因为老鼠啃毁了他们的两本经典名著。

    金花鼠与北京西郊山里的小松鼠差不多大,只是没有那么大的尾巴。它们也有松鼠一样的大眼睛,一身灰绿色带黄灰斑点和花纹的皮毛,还有一条像小刷子似的粗毛尾巴。

    据毕利格老人说,金花鼠是古代蒙古小孩,用小弓小箭练习射猎的小活靶子。

    金花鼠贼精,奔跑速度也极快,而且到处都有它们的洞,出箭稍慢,鼠就扎进洞里去了。蒙古孩子每天只有射够了家长规定的数目,才能回家吃饭。但射鼠又是蒙古孩子的快乐游戏,他们常常玩得连饭都忘了吃。

    等孩子长大一点,就要换大弓,练习骑马射鼠。当年征服俄罗斯的成吉思汗的大将之一、蒙古最出名的神箭手哲别,就是用这种古老而有效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哲别能够骑在快马上,射中一百步外的金花鼠的小脑袋。

    毕利格老人说蒙古人守草原,打天下,靠的是天下第一的骑射本领。而箭法就是从射最小最精最难射的活鼠练出来的。如果射鼠能过关,箭法就百发百中。射黄羊狐狼、敌马敌兵,也就能一箭命中要害。汉人的马不好,射箭只能练习射死靶子,哪能练得出蒙古骑兵的骑射本事。战场上两军相遇,蒙古骑兵只要两三拨箭射出去,那边的人马就折了一小半。

    老人还说,蒙古人拿活鼠来训练孩子,这也是从狼那里学来的。狼妈教小狼捕猎,就是从带领小狼抓鼠开始的,又好玩,又练身手反应实战本领,还能填饱肚子。狼抓鼠,等于帮着牧民减少了鼠害。

    古时候,每年草原上的小狼和小孩,都在高高兴兴地玩鼠捕鼠射鼠,每年要练出多少好狼好兵?要杀死多少老鼠?能保护多少草场?陈阵常常感叹蒙古人有这么好的草原军校,有这么卓绝的狼教头。蒙古人不仅信奉“天人合一”而且信奉“天兽人草合一”这远比华夏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更深刻更有价值。就连草原鼠这种破坏草原的大敌,在蒙古人的天地里,竟然也有着如此不可替代的妙用。

    陈阵拎起大鼠的尾巴仔细看。他放羊的时候也曾见过硕大的金花雄鼠,但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尺多长、比奶瓶还粗的大鼠。只有在山里的肥草地里,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