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起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是小飞故意不上传新书:四月末小飞被急调外地工作,无固定网络,只能周末回家,无法冲榜,所以一直没上传新书;而且,由于三年没写,竟然联系不到以前的编辑,后边的很多事情都没得谈,正努力寻找中但再晚不过下周三,,一定上传!再次致以歉意我也向快点开始!

    第九十七章,乱起洛阳

    深秋的洛阳,满目萧瑟,冷冷的秋雨却浇不灭人们心中那开始熊熊燃烧的**之火。

    三天后,在汉灵帝病倒的三天后,在各方压力和猜忌下,以张让为的宦官集团终于向各方势力正式通报了汉灵帝病倒的消息。

    为什么张让他们敢这样大胆,隐瞒了这么长时间汉灵帝的病情呢?其实,这与汉灵帝立嗣问题有很大关系。

    汉灵帝有两个太子候选人,一个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就是未来的汉少帝);一个是王贵人的儿子刘协(就是未来的汉献帝)。其实在古代都讲究立长不立幼年,但偏生这刘辩自己不争气,虽然母亲贵为皇后,舅舅何进贵为大将军,但他却生性懦弱,为此汉灵帝十分不喜欢他,所以一直就有立刘协为太子的心思。

    说倒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汉灵帝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的。

    汉灵帝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上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虽然36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这样,刘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个皇族旁支已经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摇身一变而为万乘之尊。

    所以说,汉灵帝从他的出身,本身就决定了他不在乎废长立幼,而他的出身也正是他欣赏刘备的基础,虽然有皇戚身份在身,却都是家道开始中落的子弟。

    旦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这个东汉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想怎样就怎样的,皇帝的表面虽然风光,但背后的心力交瘁,身不由己却也不是外人能体会的。

    先说,大将军何进和满朝文武都支持立刘辩为太子。但是大太监张让却和刘协的祖母,也就是窦大后关系很好,而且出于从宦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他们支持刘协为太子。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灵帝想立刘协却担心后党势力干政,于是这次病倒后,默认了张让不向百官通报的行动,就是怕有人趁机闹事。

    然而,天下大事又岂能以为他的意见而扭转?尽管他身为人皇。而又有多少人在对这个皇帝的位置虎视眈眈呢?

    这边张让等人无奈,因为既然已经有人知道了天子重病的消息,再隐瞒下去,只能是欲盖弥彰,只好对外宣布了汉灵帝病倒的消息,一时间天下舆论大哗。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以张让为的宦官把汉灵帝毒倒了。现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但洛阳城内看起来却要比外州郡平静,各方势力谁都不想率先打破僵局,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谁都知道,先起事的那个人肯定会成为天下共讨的逆贼。到时候鸡飞蛋打就得不偿失了。

    但表面的平静并不表示下面不断涌动的惊涛骇浪,各方势力都在加紧展自己的实力,同时拉拢、分化着对方,谁准备的越充分,谁的把握就大一些。

    刘备这几天也没有闲着,一边等待着幽州方面程长风的信息,一边处理自己的西园军中军营。而且他现在活的的确很滋润,那倒霉的西园军上军校尉元帅蹇硕被太史慈打成白痴后,就被刘备派人送回了皇宫,当然说法是这样的:一伙暴徒突然袭击了西园军,蹇大人带兵奋勇杀敌,不行头部受到对方奇怪武器的重创,现在昏迷不醒。

    张让等人虽然怀疑,但其他几个校尉也都对外统一了口径,而且一同呈上去的还有他们亲笔签名的战果汇报,想反悔都不成。

    而蹇硕既去,刘备这个中军校尉当然就接替他成为了西园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至少大将军何进和张让等人暂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一切似乎开展的很顺利

    而对于大将军何进主动对他抛出的橄榄枝,刘备只是轻轻的把那一点尾巴抓在手里,等待情势的变化。既不拒绝,也不点头,只是与典军校尉鲍信的关系进了许多。因为,即使最后不与何进联盟,从个人角度来说,刘备也是非常欣赏鲍信这样身在乱世之中,一心为国的人的,虽然他未免有些愚忠?如果不是他已经投了何进,刘备甚至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

    又过了半个月,宦官们在压力下,每天都要对外通报皇帝的病情,而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士大夫集团也自的组织了一个什么监视会,天天去皇宫探望灵帝,奈何灵帝的确病重,也只能隔窗看看了事。但危在旦夕的局势总算缓和了许多。

    而这个时候刘备对西园军中军营的改编基本完成,当然他并没有改变园军的军队编制,主要是加强了纪律,先一条就是对令出不行者格杀无论;然后就是把胆敢在军营内造谣生事,污蔑长官的兵痞子和一些明显的间谍,全部找了个理由杀掉。

    最后,也是最得中军营军心的举措就是,从下级官兵提拔上来一批大家爱戴的军官,取代原来的那些军官,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反对者,但当几个反对者被以令到不行当场被太史慈斩杀后,中军营众人人惊服。

    经过几日铁与血的改造,整个西园军中军营面貌涣然一心,几个起初还抱着怀疑的校尉,眼见刘备手下的众兵变得如此模样,再对比自己自己军营内依旧懒散的军纪,对刘备也是佩服不已。

    这边西园军的改造完毕,那边程长风的信也就到了,随信而来的还有三支千人的骑兵队,带队的人却是张合。

    当然,张合带领的三千人的飞虎军团的骑兵队都是分批、混在长风商队内进入洛阳的。

    信中程长风叮嘱刘备,该下狠手时万勿有妇人之慈,因为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在飞虎军所能控制的范围内,而在这种失控的情况下,一方面固然要寻找、团结盟友,另一方面必须痛下杀手,把一切可能危害全局的人和事扼杀在摇篮里。而且,最主要的是,未来将有一个饿更危险的敌人出现,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大的保存实力,稳固在洛阳的这根钉子!

    而他派张和和两千飞虎军团的骑兵来就是给他这个实力,这三千人足可以抵挡住十倍普通的东汉中央军。

    而刘备接到程长风这样准确的信息后,立刻主动进入了大将军何进的府,正式于之结成了同盟。

    然后,刘备才向何进提出,从幽州抽调完全属于他刘备自己的三千士兵,协助大将军您成事。

    何进虽然身为大将军,但他毕竟不曾亲自统军打过仗,因此对这三千人的能力理解成了“多三千人的话,胜算又多了一点,而且三千人的话对未来应该没有什么威胁?”如此思量下,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刘备的要求,并亲自给这三千人编了军籍,归于刘备的西园军统辖。

    何进那里想到,自己一时不察,放进来的是三千头猛虎。

    有了这三千人的加入,刘备信心更足,干脆整个人都般进了军营来住,至于汉灵帝赐给他的那府,就暂时充做了飞虎军的另一个联系处。

    而且,何进还命令鲍信全力配合刘备,鲍信本身就很佩服刘备的为人对下严明,对上却不阿谀,乃是正人君子。他也十分羡慕刘备治军的方法,虽然他的典军营的军纪在西园军各营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他还是干脆让刘备帮助他把典军营整治了一番。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内,程长风拥有了在洛阳城内一个牢固稳定的锲子,狠狠的钉在东汉王朝的心脏上,让这个巨人得心跳又加运行了许久。

    “程大哥,洛阳现在如此,你不着急么?”诸葛亮简直有点无法理解现在程长风悠闲的态度了,自从接到刘备的来信后,整个幽州的军政高层都震动不小,因为谁都知道这汉灵帝要是真的突然病死了,对程长风未来的展并无好处,谁能保证下一任皇帝不拿他这个卫国侯开刀?树大招风的道理这些人都懂得。

    但我们的程大人,却在派出张合及两千骑兵以后,就变得忙碌起来,完全不顾洛阳方面的动向。

    眼见程长风专心于处理飞虎军内部事务,似乎对千里外的洛阳生了什么并不关心,这让诸葛亮,包括田丰等在内的其他人都很奇怪。

    所以说,今日诸葛亮的提问等于为大家问一样,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程长风怎样回答。

    “呵呵,孔明不要着急,洛阳现在还乱不了,只要防住一点,万事无忧也。”程长风笑道。

    “是哪一点。”这话如果换做是另一个人说出来,诸葛亮肯定要把那人当疯子看,即使不是疯子,也是傻子。但既然程长风这样说了,出于对程长风的信任,诸葛亮阳起了小脸准备认真聆听。

    “孔明,你以为目前我们飞虎军最大的敌人是谁?”程长风反问道。

    “这个,是鲜卑?”诸葛亮也不能确定。

    “不,鲜卑是我们的敌人而且的确很强大,但目前我们最大的敌人却不是它,解决它还要在明、后年。”程长风摇头道。

    “我知道了,是各地的军阀!”诸葛亮苦着小脸想了半天,忽然道。

    “为何这么说?”程长风一喜,却故意问他。

    “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现在虽然有当今天子的存在,以及朝廷的存在,他们不敢妄动,但一旦当今天子病危,或者驾崩,他们必然要以各种理由杀进洛阳,道时候天下大乱,我们飞虎军再想收拾残局就很困难了,至少鲜卑很有可能趁机南下。”诸葛亮分析道。

    “好孔明,说的不错!”程长风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